作家在线展恩华东阿古城为何有五座城门

2023/4/27 来源:不详

中科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ivk_sa=1024320u

■展恩华

平阴县的东阿镇是千年名邑,又是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的东阿县县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此镇又是“世界阿胶祖源地”,在中国历史名镇中东阿中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阿县志》载:“东阿,古之名邑也。会盟争战,废垒遗墟,见于经史者不一而足。东阿为南北冲衢,四通八达,东南负山,西北踞河,为自古必争之地。”(关于东阿的历史,可参阅笔者所撰《东阿镇的前世》系列文章。)

东阿县城的多次搬迁大多因为水患,“宋开宝二年(年),河水为患,迁南谷镇(东平县旧县乡)。”“太平兴国二年(年),迁利仁镇(旧县乡大吉城)。绍圣三年(年),山水坏城,县令耿居正迁于新桥镇(东阿县鱼山镇旧城村)”。

一年,黄河发大水,把位于新桥镇的县城一分为二:一半在东阿县旧城村,此处有宋代遗迹“荐诚禅院”;一半在平阴县铁杨、白塔,此处有宋代遗存铁杨寺、白塔、桓肃公祠堂碑等。

话说,明洪武八年(年),知县朱真为避水患,把东阿县城从新桥镇迁到今天的东阿镇。筑土城,周回四里一百三十步有奇,池阔一丈五尺,深一丈。城楼五座。建五门:东门为“少岱”门;西门为“安平”门;南门为“聚宝”门。北门为“清溪”门;东南门为“天池”门。

东门之所以名之少岱,因为正对着少岱山;西门之所以名之安平,是因为此门正对安平镇(今东阿县安平村);南门之所以名之聚宝,是因为期盼财源广进;北门之所以为清溪,是为了表达清廉永葆的理念;而东南门之所以名之天池,是因为此门正对着天池山。你看,“聚宝”乃是经济,是永恒的主题;“清溪”乃是执政,是儒家的理念;“安平”又寓平安,是百姓心愿;少岱山是道家的道场;天池山是佛教的圣地。五座城门的命名,就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用心良苦。

按照惯例,一座县城一般只有东西南北四门。为何东阿县城却要建五座城门呢?

传说,有“一代文官主,三朝帝王师”之誉的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于慎行,40年仕途,曾三次罢官,22年赋闲,最长的一次长达17年。纵然是赋闲,县令见了阁老大人,也必定要下轿叩拜。于慎行为了不妨碍县太爷的公务,就建议开个东南门。于是,民间便有了“开了个东南门,出来个于小人(小人是指于慎行个头矮小)”。于慎行的“阁老府”,离东南门只有百米之遥,的的确确可以方便于氏出行。可是,为了自己出行方便而建一座城门,实在劳民伤财,这绝不是爱民如子的于慎行应有的作为。再说了,建城的时间年,而于慎行出生的时间是年,中间隔了至少年。建门的事安在于慎行头上,实在有点“关公战秦琼”之嫌。

那么,到底为何要建五座城门呢?史书上没有说。但依笔者之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方便百姓出入。南门是官道,每有高官来巡,必然封道。东门是山路。一出东门就是少岱山,不方便车马行走。相比而言,出东南门就比较容易了。二来是为了防备水患。南有山洪,西有黄患。如果大水一发,百姓必然争道而逃,势必会造成伤人隐患。

后来的事实证明,县城虽屡经搬迁,黄河水患还是如影随形。《志》载:“嘉庆八年(年),黄水漫溢,狼溪河水不能宣泄,冲刷河东崖城墙四十余丈。”凭此案例,就足以证明笔者的推断是正确的。

此后,东阿县城又多次兴建。宏治十二年(公元年)知县秦昂,增修楼堞,更甃砖石,开拓并厢,深凿隍堑。从那,渐次壮丽。明万历年间(公元——年),知县田乐、白栋相继增修。城内有狼溪河贯流其中,桥跨其上,东西建门楼各一,以司启闭。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年)知县郑廷瑾重修东门。乾隆五十七年(公元)知县张晋奉文兴修,至五十九年(公元年)工竣,城垣楼堞,焕然一新。并于桥上西头汲水处建栅栏门一座。嘉庆八年黄水漫溢,知县杨希贤重修加固。——这是后话。

人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看来,知县朱真是一个能远虑之人,凭着一种远见卓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破例”修建了五座城门。直到今天,这种“执政为民”的理念,依然弥足珍贵。为朱县令点赞。

作者简介:展恩华,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园的守望》《草庐漫话》《生命的圣宴》;诗集《平阴吟赞》;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羌山见证》《铸梦》;报告文学集《叩问大地》;长篇小说《梅庄旧事》等多部著作。长篇小说《梅庄旧事》荣获济南市第八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合著)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中国憨派文学》:

主编:滑溜

编辑:鱼七秒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