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村庄江西这个千年古村是名副其实

2022/11/1 来源:不详

三僚村座落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南64公里梅窖镇境内,是兴国、宁都、于都三县的交界处。三僚村始建于唐代末年,村庄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有着千年古文化,在海内外享有“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中国民间风水文化的发祥地”等美誉。

走进三僚第一眼看到的是三僚气派的门楼,上面写着“风水文化第一村三僚”脚步踏近这片风水宝地的心情就像即将打开美物宝盒,仿佛再往里走就离探寻三僚的神秘更近一步。

梅窖三僚村是一个行政村,村庄村域面积为6.5平方公里。境内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村庄占地面积为亩。三僚村的常住人口有人左右,村民们产值较高的主要产业是以进行养殖、烟草种植和发展旅游业。

的确,进到三僚村你就可以发现随处可见的农家乐在出售村内特有的豆腐宴,村内也有一波一波的游客由当地的导游或村民带领着参观村落。

三僚村这个堪舆文化的旅游圣地,近年来,三僚村已被评为“年江西乡村旅游十大旅游景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十大魅力乡村”等称号,年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一、历史沿革

三僚村古称僚溪。唐朝末年由杨救贫与弟子曾文辿、廖瑀共同于此开基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目前,村民中80%为曾姓,20%为廖姓。

椐三僚曾氏族谱记载:唐朝乾符六年,黄巢起义,直捣长安。杨筠松(字益,在朝廷掌管灵台地理之事,拜为金紫光禄大夫)携带宮廷风水秘笈,从京城出逃。奔昆仑,过长江,辗转来到客家人集聚的赣南,并在贡水一带,于都、兴国、宁都、赣县等地从事风水活动。

由于杨筠松与自己的两个入室弟子曾文辿、廖瑀卜居兴国梅窖洞,三人各建一寮遮风避雨,从此定居下来,是为三寮(现称三僚),从而也使三僚成为风水形势派的发源地。

二、传统建筑

杨公祠

杨公祠位于三僚诚真希望小学旁,始建于元朝末年的至正年间,祠堂座向是壬丙兼子午。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为殿宇,门面为花岗岩雕刻。大门两侧是一幅对联:“学究天人泽被士庶,功参造化名倾万国。”

曾文辿居右,均为与真人大小的樟木雕像,镀以金漆,民间俗称“杨公金身”,是世人为了纪念风水大师杨筠松而建的。现如今除了当地的曾姓、廖姓后代,也有很多人慕名前来前来祭拜,香火很是旺盛。

蛇形祠

蛇形祠始建于明朝,是曾氏一个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后龙是一条蜿蜒的山梁,祠堂正好座落在山梁落穴处。祠堂后坡用石块摆成蛇鳞形,状如蛇颈。祠堂院门开在右侧,门口有一堵墙挡着,绕道而入,是一道狭长的曲廊。院墙不高,但院内一堵照墙很高,把祠堂大门挡得很严实。

院内祠堂门前开了一口半月池。整个祠堂造型低矮、曲仄。到处都不对称,院子一边大小,房子一边大小,连房沿都是一边大小,屋后的墙角都是一边方一边圆。堂内香炉摆法也怪,神案上一个香炉,神案下一座香炉。这座精心设计而处处别扭的祠堂确实耐人寻味。

相传做这个祠堂的地理先生姓廖,是他们的母舅。用罗盘分金,共五房,廖先生问其母哪一房好?当时回答说都好。晚上,其母私下告知说,好在二房,差在四房。其母要兄长改变风水,因为四房孝顺,二房忤逆。后来其兄通过改变房子结构,做成蛇形,让风水偏向四房。后来二房发现了蹊跷,向舅舅求情,舅舅点拨他在地下放一个香炉祭祖,二房于是也可以看见天光,后代不至于绝香烟。

狗形祠

狗形祠位于三僚小学的后方,属于曾氏三房,即衍庆堂。整个建筑只有一进,大约只有三米高,开有一个与整体建筑颇不对称的大门,大门几乎占据了祠堂正面的2/3,据说是狗的嘴巴。大门的两边有两扇奇大的窗户,是狗的鼻孔。更为奇怪的是,在祠堂的左侧开有一个小门,是狗的耳朵。

在祠堂前方大约三丈远的地方,开挖了一个方形的小坑,此为狗的食盆,长年水质浑浊,据说象征狗食的米汤,水质越浑浊越好。

七星池

据三僚廖氏家谱记载,七星池建筑于明代明太祖洪武年间,由当时廖姓中著名的堪舆术士廖厚公主持修建。廖厚公为化解本村后龙座山煞,让廖姓人丁兴旺,在修建七星池的同时,廖厚公还指导廖氏族人在村内开挖了口池塘。

七星池如人的七窍能通风聚气,对应一百零八口塘,恰似人体全身上一百零八个穴位,使村庄象人一样血脉畅通,精力旺盛。七星池建筑的目的,是通过人力努力达到制化座山龙运,趋吉避凶,达到蓄气聚财、藏风得水,人丁兴旺的目的。

古树

在三僚村的廖屋秤杆形山梁上,长着一棵风烛残年的千年古杉。这棵杉树“壮年”时,有三人合抱粗细。岁月苍桑,火烧刀斫现在它下面的树干,宛如半轮残月,可看见它上面叶茂枝繁,真令人惊叹它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罗盘

三、历史名人

杨筠松

在三僚这么一个堪舆风水文化盛地,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著名风水宗师——杨筠松。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筠松,后人也称为“杨救贫”。古窦州(今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人。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年),卒于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年)。

说起杨公和三僚村的渊源,介绍人可谓是滔滔不绝,满脸都是钦佩自豪之意。

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据说曾文辿是杨救贫的首座弟子,也是三僚曾氏的开基祖先,自从在黄禅寺偶遇杨救贫之后,便与杨救贫云游天下,但是曾文辿一直都想寻找一块吉壤,世代定居下来。

在宁都的赖村,曾文辿希望在那里安家,在他看来,那里的风水可以出大官,杨救贫说那里的山是秃头山,只会出大盗。后来在雩都的平头寨,曾文辿说这里是“五虎下山,狮象把水口”,将来子孙肯定兴旺发达,谁料杨救贫又说他看错了,这是“五鼠下山,猫儿把水口”。曾文辿发现三僚的风水不错,子孙可以世代为官,于是告诉杨救贫,他已经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好地方。杨救贫来到三僚一看,果然是一块肥沃的盆地,山水环绕,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在遥远的盆地边缘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底下卧着一块圆形的巨石。

但是,在这位风水大师的眼里,看到的却是一块适宜风水先生世代居住的地方,整个盆地就是一个硕大的罗盘,盆地中间的长条形石峰酷似罗盘的指针,而松树和巨石则是风水先生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包裹。他说,住在这里,子孙后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原来杨救贫担心死后风水成为绝学,希望徒弟们能够世代继承他的风水地理学问。杨救贫和他的两个弟子(曾文辿和廖姓开基祖先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起茅棚住了下来,一人一座茅棚,茅棚为“寮”,故称“三寮”(如今为“三僚”)。

曾文辿将全家迁往三僚村定居时,杨救贫特地为他择址定向,并作了一份地钳记流传至今:“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山峦;甲上罗经山顶起,西北帘幕应;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朝拜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职旺;今卜此地为尔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钱粮不兴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贵发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马生人多富贵,犬子居翰位;今钳此记付文辿,三十八代官职显”。明清以来,曾氏后裔人文蔚起,出了许多人才。据说海外的风水考察团来到三僚,都会拿着这份地钳记,寻找其中的“天马水”、“出土蜈蚣”、“罗经山”和“甲木水”。直到现在,大家对杨公的敬佩之意也只增不减。

四、传统民俗

1、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公戏

旧历正月,是风水先生为答谢杨救贫祖师保佑他们一年中生意兴隆举行的娱乐活动,唱戏时间一般为十几天,最多可达一个多月,取决于风水先生还愿资金多寡情况。曾氏、廖氏杨公庙会的时间、地点都不一致,故杨公庙会在三僚的时间很长。但是乡村唱戏往往在下午四点才开始,表演到深夜,游客不容易遇到。

2、华佗戏

三僚村供奉药神华陀,每年四月,为华陀唱戏还愿,感谢他保佑村民身体健康。

3、福主戏

福主是村庄的坊神,三僚曾氏、廖氏的坊神不一致。廖氏的福主戏在农历二月,曾氏的福主戏在农历十月。

五、特色美食

三僚豆腐(宴)

到了三僚,不吃豆腐宴,不算到三僚。“在当地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如今,鲜嫩、美味、独特的豆腐宴已经成为三僚的又一招牌,与古文化交相辉映,吸引着八方游客。一听到“豆腐宴”三字,自然想到一整桌的菜全和豆腐有关。那三僚的豆腐为何这么出名呢?

据有关专家考察分析,这里的井水含有多种矿物质。豆腐的可口首先得归功于大自然。 在制作上,三僚水豆腐也别具特色:在浸豆前一定要把壳脱去并筛尽,这是豆腐特别滑腻的原因;一定要把豆浆熬开,否则有生豆味;在熬浆和放石膏前要反复冲浆,把豆泡彻底清除,这是豆腐特别嫩的原因。另外,上浆后榨水要恰到好处。榨得太干,豆腐板结,吃的时候没有“滑”的口感。反之水分太多,一下锅就烂得不成形,口感也不好。

三僚豆腐宴,由油煎豆腐、焖豆腐、豆腐脑、酒娘豆腐、酿豆腐、豆浆、豆花、油炸三角豆腐、四角油豆腐等10余种组成。三僚豆腐好吃,最主要在于三僚的水源,高山好水作豆腐,做的豆腐鲜嫩、白净、味道香甜甘润。

内容来源:古村落家园

策划:李松志

指导:雷彬陈海龙朱民宋婷

文稿:李巧艳王薇

责编:虞佳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