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壮士只剩三人,一幸存者为少将,今已1
2023/1/7 来源:不详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5/content_20140087.htm
邹衍少将是江西兴国县祟贤乡人。
年,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的邹衍少将回到家乡,不料惊讶地发现,当年一起参加红军的名同乡青年,已只剩下三人,且他是唯一的将军。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年,邹衍等人参加了红军攻打吉安的战斗。战后,全乡名赤卫队员集体参加红军,编入红20军和红22军。邹衍才15岁,红军嫌他个子太小不收,他放声大哭,红军才勉强收下,让他当了一名宣传员。然而,43年过去,在血与火的拼杀中,二千壮士只剩三人,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邹衍少将不禁泪水涌出,随即含泪吟出一首诗:
四十年后返崇贤,
战友见面话当年。
热血男儿挥戈去,
壮士二千不复返。
如今两鬓已霜染,
白发古稀相对仨。
(邹衍曾指挥活捉座山雕,将军手迹)唐代诗人王翰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为千古绝唱,二千崇贤男儿一去不返,却是其最真实的写照。
二千壮士只出了一将,且为三个幸存者之一。因此,有人说,邹衍是幸运的。
邹衍为何能幸存下来?
客观地说,他多数时间没在战斗部队——而是在机关。
他参加红军后,先是在军部当宣传员,后来调到团政治处,当的是青年干事——还是在机关。
邹衍虽然参加战斗不多,但在机关工作十分认真,平时只要有空暇,就苦练枪法,很快就成为神枪手,挥手扬枪,能集中飞鸟,在全军都有名。第二年,罗荣桓被调到江西省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连个警卫员都没有。邹衍为人机灵,枪法又好,军区司令员陈毅于是把他派给了罗荣桓,担任警卫员。
结果,邹衍还救了罗荣桓一命。
那是在广昌保卫战中。双方拼上了劲儿。因为战斗非常激烈,罗荣桓身边能作战的人都上了火线,机关内只剩下十几个人。邹衍突然觉得驻地也可能有危险,敏感性上来了,对罗荣桓说:
“我到前面看一看。”
他一人出去侦察,果然发现一股敌兵正绕过广昌河,企图向军区机关偷袭。他赶紧跑回来,罗荣桓一听敌情,十分果决地说:“马上转移。”
军区机关逃过一劫,罗荣桓后来说:“小邹救了我们大家的命。”
广昌保卫战失败后,红军被迫长征。罗荣桓调任第八军团,于是推荐邹衍到总政治部,担任通信警卫班班长,实际上主要是给总政治部?副主任李富春当警卫员。
结果,李富春也说邹衍救了大家的命。
那是红军过草地后爬高山时的事。
由于过草地饿得厉害,走出草地后,邹衍仍是奄奄一息,还掉队了。一天爬一座高山,他居然遇上总政机关几个战友,其中一个是炊事班的伙夫——他背着一口大铜锅。但是,他再走了几步,把锅放下,路边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牺牲了。
邹衍悲痛地说:“首长和机关多号人,都是靠这口锅做饭,不能丢下。”于是对另两个战士说:“来,你们两个人和我抬锅,其他人帮我们拿行李。”
邹衍和两名战士抬着铜锅,翻过大山,晚上宿营在一个村庄。
第二天早晨,邹衍起来,想吃点东西继续赶路,不料昨晚绑在铜锅上的那小袋干粮竟然不见了。没饭吃,就走不了路,要饿死在路上。邹衍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时,通信员吴多禾走过来了,从自己的粮袋中拾掇大半天,才倒出一小碗青稞炒面,送到了邹衍面前——正是这一碗炒面,让邹衍有了力气,与大家继续抬着铜锅,去追赶大部队了。
后来,李富春看到这口大铜锅,感慨地说:“你们救了总政机关。”
为什么?
原来,这口大铜锅掉队后,机关不能烧开水喝,只好喝生水,已牺牲了好几人。
邹衍则说:“是吴多禾救了大伙儿。”
(右一为邹衍)长征到达陕北后,邹衍才离开李富春,去了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分配负责保卫工作,一直到抗战胜利后,他才离开陕北去了东北,先当团长,不久就升任师政委。新中国成立时为军政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当年为之当过警卫员的罗荣桓元帅后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富春为副总理——均是副国级。
如今,他岁了,仍然精神健烁,走路不用拐杖,也不用人搀扶。
两年前,有记者问到他的长寿秘诀,老将军乐哈哈地说: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我始终信仰马列主义,始终忠诚于党,始终跟随毛主席,始终坚信革命理想。这种信念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坦然面对,不受外界影响。”
——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四个“始终”——即坚定的跟随党跟随毛主席的革命信念。
对此,邹衍将军还说:“期颐之年不称翁,只要精神不老,革命人便永远年轻。”
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年度畅销书)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65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