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江西一73岁老妇扫墓,无意中
2022/10/18 来源:不详年,江西一位73岁老妇被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邀请去烈士陵园扫墓,当她走过一个又一个墓碑时,最终还是站在了一个墓碑前面。老人双手掩盖住面部留下了热泪,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当时所有的工作人员好像都猜到了些什么,因为老人站在某一个墓碑面前,这个墓碑上面的名字刚好就写了三个大字,刘法玉。过了一会儿之后老人停止了哭泣,她把放在面部的两只手都放了下来。
她向身旁的一个工作人员询问,她指着墓碑说:这就是我?去烈士陵园扫墓,扫到自己的墓?
这位老人名叫刘法玉,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她的身上到底有何秘密?
年5月,刘法玉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东村乡澄江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取名刘法玉,同时也取了一个小名叫“沙秀子”。家中兄妹七人,因为田地都被地主抢去,他的父亲只能靠给地主家打长工养家糊口。
为了给家中省一口饭,刘法玉的父母决定将她卖到别人家做“童养媳”。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家中的负担,还可以换来一些钱补贴家用。于是,在刘法玉七岁那年就被送到了隔壁村子当“童养媳”,嫁给了比她仅仅大一岁的赖永发。
来到赖家后,刘法玉的生活也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和以前一样都要下地干农活上山打猪草,但她在这个家里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幸福感,公婆对她还算不错,而名誉上的丈夫和她年纪相仿,两人很有共同话题,相处的也很好。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刘法玉和赖来发也是到了成婚的年纪,由于家里穷,父母并没有给小两口操办婚礼,只是在简陋的小屋内拜了天地。
之后的兴国县成为了一片红色海洋,中央苏区建立之后,大部分妇女逐渐形成了一股独立的力量。
加入了革命的浪潮之中,有很多女孩子剪去了自己的长发,披着利落的短发,离开了封建的家庭,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之中。
面对中央苏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刘法玉也心动了,看到身边很多女孩子投入革命之中,觉得自己也可以。
于是回到家里面找到老公,跟老公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想到老公听完之后立马拒绝。
刘法玉并未因此放弃,就不断通过各种方式给丈夫讲道理,以只有这样穷苦农民才能翻身做主人,过好日子为切入口,终于说服了丈夫,得到了许可。年6月,刘法玉通过时任妇联主席危秀荣的介绍,顺利加入了工农红军,被编于第三军团第五师三连后勤部洗衣班。
对于革命工作,刘法玉投以了百分之两百的热情,组织上也看到了她的认真积极,便很快将她任命为洗衣班班长,又在同年8月将其被分配到更加重要的医护队中工作。
年初,由于表现出色,刘法玉被调到红三军团第七师直属连卫生班担任班长,在队伍中,她认识了挚友钟三秀。两人齐心协力,照顾负伤的红军战士,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不久后,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刘法玉巧遇自己的丈夫赖永发。从赖永发口中得知,自她走后,赖永发深受妻子的启发,也对革命产生了向往,参加了红军,跟随部队四处打仗,已经历练成一名出色的红军战士。
夫妻二人阔别已久,一时间有说不完的话,但时间紧迫,只要恋恋不舍地相互道别,各自奔赴不同的战场。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万里长征”的战略转移。
刘法玉所在的卫生组也要跟着大部队进行转移,但由于卫生组的特殊性,上级领导只能安排卫生组在转移队伍的最后面,照顾路上掉队、受伤的红军战士。
有一次,刘法玉实在坚持不住,连抬头向前看的力气都没有。幸好旁边有一个洪亮却温暖的声音出现:“这位女同志,要坚持住啊!卯足劲,胜利就在眼前。”,听到这话,刘法玉心头一振,硬是用意志力克服了身体上的疲劳。抬起头来,继续向前行进。在过湘江之前,红军组织一场动员大会,刘法玉又一次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经战友了解,才知道那人是司令员彭德怀!
湘江战役打响,刘法玉带着卫生班的女战士匍匐着爬进战场,搜寻还活着的红军战士。正当刘法玉紧张地工作时,和她一起参军的同村女战士突然大喊:“班长!你快过来!”声音中带着明显的哭腔。
刘法玉闻声赶到,发现一名红军战士歪倒在弹坑里,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裳,而他的手指依然死死地抠在扳机上,已经没有了生机。刘法玉把这名牺牲的战士扳过来一看,眼泪顿时夺眶而出,这名战士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丈夫赖永发!
巨大的悲痛让刘法玉几乎崩溃,但理智告诉她,还有任务需要完成。她强忍着悲伤,将浮土推入弹坑,就地掩埋了丈夫的遗体。
当丈夫的面容消失在大地上的那一刻,刘法玉在心里默默发誓:“我一定要为你报仇!”
红军在持续的战斗中产生了很大的伤亡,而在行进过程中因误食和饥饿产生的疾病也不在少数,刘法玉作为一名医护兵,每天的工作都很繁重。
但这对刘法玉来说早已习惯,可缺少药物的问题再次使她产生了很大的苦恼,每天望着因没有药物救治而病危的战士,她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年年初的时候,当时组织交给了刘法玉一个任务。她要和战友钟三秀一起去武汉,然后去给在武汉的一个姓曹的地下工作者送情报去。其实这个送情报的主要任务就是希望武汉的地下人员能够想一些办法,联合红军筹措一些药品去支援主力部队。
联络地下工作人员和送情报,这两种任务本身都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两者又结合了一起,那就是更危险的事情。刘法玉当时也知道这次任务非常艰巨,但是想到主力部队还等着他们去送药品,所有的担忧全部都被放下来了。
采购药物的路途充满着艰难险阻,敌人设下了重重障碍与封锁,最终两人找到了为他们提供药物的曹医生。在交接工作顺利完毕之后,正在一行人准备离开回到队伍中的时候,一支巡逻队伍对他们产生了怀疑,强行要求检查他们装着药物的袋子。
没想到曹医生的内心在这个时候慌乱了,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向检查的警察开去,一边还和刘法兰两人喊着快跑。这一行为立即引起了其他警察的注意,一下子警察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场面一时间无法控制,警察直接就将曹医生击毙,还将他的“团伙”,刘法兰两人给逮捕了。
在狱中,敌人对刘法玉和钟兰秀严刑拷打,逼问她们和曹医生的真实身份和这批药的用途,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威逼利诱,两人始终一口咬定是替别人办事,丝毫没有透露红军的任何消息,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后,敌人见没有什么进展也是失去了耐心,最终决定把两人处理掉。
在他们经过某一条街道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埋伏的红军,之后就与敌人进行了枪战。
刘法玉和钟三秀两个人趁着当时比较混乱,选择了逃跑,只不过两个人在逃跑的时候走散了。
刘法玉对地形不是特别熟悉,所以不知道应该往哪里走,只顾拼命地往前跑,最终精疲力尽倒在了路边。
幸而遇上一位砍柴老人,才得以活命。老人得知刘法玉是红军后对她很是佩服,便带着她回了家,还帮着打听红军游击队的下落。但三天过去了,只得到了一些“听说”,无法确定游击队到底去了哪。由于老人家境穷苦,只和老伴相依为命,刘法玉便不再打扰,独自踏上了寻找红军之路。
这一路上,她风餐露宿,甚至不得不以乞讨为生,当她赶回四川冕宁时,才发现红军早已不在这里了。
找不到红军,她就像一个没有家的孤儿,只能一边流浪,一边打探红军的下落。她手拿一个破碗,衣衫褴褛,头发也剪得很短,活脱脱一个乞丐模样。
刘法玉就这样漂泊着,途径四川、湖北、贵州等多个城镇和村庄,寻找大部队的具体踪迹。年,抗战全面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奔赴抗战前线作战。由于部队改变了番号,刘法玉找起来更加困难。
年,刘法玉来到河南黑龙集乡,受到了当地贫农张金玉的照顾,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结为夫妻,于是刘法玉在河南定居下来。
由于一直没有刘发玉的消息,误认为刘法玉已经被敌人杀害,加上战火步步相逼,不得已的情况下,部队才选择离开。在战争结束后,部队并没有忘记这位“为国捐躯”的同志,特意为其在兴国县烈士陵园树立了一块“墓碑”。
年的春天,她在二儿子的陪伴下,终于回到了暌违50多年的兴国老家。
在亲人们的鼓励下,白发苍苍的刘法玉老人走进了兴国县民政局,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老人的传奇经历,让兴国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感到难以置信。他们连忙查阅了档案,却只找出了认定刘法玉已经牺牲的材料,和为她建立纪念墓碑的记录——这也正是本文开头那一幕的由来。
刘法玉从兴国回到河南后,年,钟三秀老人赶来和刘法玉见面了。两位劫后余生的战友,有半个世纪没有见面,二人喜极而泣……
在钟三秀的帮助下,刘法玉也恢复了退役军人的身份。
回顾刘法玉老人的一生,她从一个不甘被命运束缚的穷苦女人,打破枷锁投身革命,成为了一名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令人敬仰的红军女战士。
她有诸多的不幸。青梅竹马的丈夫在战斗中牺牲,自己扛过了敌人的拷打和折磨,却遍寻不到自己最信仰的红军队伍。
最后走回了起点,成为一名农妇。
但她从未对自己的不幸所抱怨,仍然一心一意地相信党,庆幸自己是存活下来的红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