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县的前世今生2500年变迁中的文化传

2025/3/12 来源:不详

专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www.znlvye.com/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21世纪的今天,平阳县这一名称在中国历经了多年的变迁。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曾出现过10个平阳县。最早期的平阳县源自山西,而最后一个则出现在我们家乡这片热土上。曾经,全国同时存在过5个平阳县,而最寂寞的时候,却有28年无一个平阳县。这些平阳县,它们的存在时间各不相同,最短的仅45年,而最长的已经历了多年的风霜,至今依旧生机勃勃,风光无边。

最早期的平阳县,是在春秋后期的晋国诞生的。据《左传·昭公七》记载,晋国在鲁昭公二十八年将羊舌氏的田地划分为铜鞮、平阳、杨氏三县,并任命赵朝为平阳大夫。这一年,距离现在已有年的历史。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期的晋国县制与后世的郡县制有所不同,它仅仅是卿大夫的封邑,而非正式的行政区划。这个早期的平阳县位于现今山西省临汾市内。

随着历史的演变,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平阳封邑先后归属于韩国和魏国河东地。战国时期,《史记·韩世家》和《史记·魏世家》等史籍中均有关于平阳的记载。周赧王二十五年(前年),魏国将河东地里割让给秦国,二十九年(前年)又献上河东安邑给秦国。随后,秦国设立河东郡,平阳成为其中一员。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年),秦灭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平阳县依然隶属于河东郡,这标志着历史上第一个具有郡县制意义的平阳县的诞生。

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项羽将魏王豹封在河东,并定都于平阳。此时,平阳作为诸侯国都城而存在,而非县建制。《史记·项羽本纪》中对此有详细记载。随后,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平阳县的名称和地位也在不断演变中得以传承至今。《平阳府志》记载,位于山西临汾的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随后,在河东地区,汉高帝二年(前年)重置了平阳县,其治所位于现今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然而,在隋开皇元年(年),平阳县的名称被改为平河县,不久后再次更名为临汾,并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河东郡的平阳县,汉魏时期还曾出现过其他平阳县。在泰山郡,西汉高帝元年(前年)也置有平阳县,其治所在今山东省新泰市区。此外,东汉末期至晋咸宁年间,南平阳县曾短暂存在于山东邹城市。

三国时期,魏黄初四年(年)在湖北郧西县上津镇也置有平阳县。到了西晋太康元年(年),这个县的名字被改为晋兴,随后又改回兴晋。同时,在江西兴国县永丰乡也置有平阳县,但西晋太康元年时更名为平固县。

此外,西晋时期江夏郡的平春县也曾改称平阳,其治所在今河南省信阳市。然而,在隋开皇三年(年),这个县的名字又被改为义阳县,并隶属于申州。

在北魏和西魏时期,也有过平阳县的设立和更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年)或太延三年(年),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被改为平阳县,但在西魏大统四年(年),这个县的名字又改回了郿城县。

综上所述,从西汉高帝元年至隋开皇九年(前年至年)的年间,除了河东郡的平阳县外,全国还曾出现过8个平阳县。在汉魏以降直至隋初的漫长岁月里,同一时期最多曾并存过5个平阳县。两汉时期,平阳县的分布较为广泛,同时存在三个平阳县。其中,河东郡的平阳县在隋初被更名为平河县,泰山郡的平阳县则至晋咸宁年间才更名为新泰县。而位于今山东邹城的平阳县,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七年()被废止。

到了三国时期,吴、魏两国各自增设了一个平阳县,使得全国首次同时出现了五个平阳县。这两个新设立的平阳县,一个位于庐陵郡,并在西晋初年改名为平固县;另一个则位于魏兴郡,同样在西晋初年改名为晋兴县。

西晋时期,平阳县的数量再次增加,前后共并存五个平阳县。尽管其中两个县的名称有所变动,但河东、泰山两郡以及今山东邹城的三个平阳县依然存在。此外,还新增了江夏郡平春县改称的平阳县和始平郡增置的平阳县。

进入东晋时期,平阳县的数量又减少至三个,但江夏郡和平阳县以及南平阳县依然存在。同时,桂阳郡(后改称平阳郡)也增置了一个平阳县。

北齐天保七年()后,南平阳县被废置,但江夏、平阳(桂阳)两郡的平阳县依然存在,直至隋开皇三年()和九年()才相继被废置。因此,三国魏黄初四年至西晋建兴四年(-)的九十四年间,是平阳县数量最多的时期。

隋大业十三年(),萧铣起兵并自称梁公,随后在桂阳郡郴县西地置平阳县。至唐武德八年(),桂阳郡平阳县在九年内两度废置。唐代时,平阳县的名称和位置有所变动,最终在唐武德七年()被废入郴县,全国再次没有平阳县。但翌年又复置平阳县,仍隶属于桂阳郡,至此,全国只有湖南桂阳一个平阳县。而今天的浙江省平阳县,那时还被称为横阳县。天佑元年(),平阳县再次被废入桂阳监。

此后,在唐天佑元年()后的十年间,全国第三次没有平阳县。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浙南地区应运而生了一个新的平阳县。唐末,天下纷争,藩镇割据。乾宁三年(年),钱镠作为镇海军、镇东军节度使,成功占据了两浙地区。在他的治理下,睦州、衢州相继发生叛乱,并攻占了温婺二州。然而,天祐三年(年),钱镠率军平定了这些叛乱,重新夺回了控制权。到了天祐四年(年),他更是攻克了温处二州,并收复了温州的横阳县。

随后,公元年,后梁取代了唐朝,钱镠因此被封为吴越王,建立了吴越国。在吴越天宝七年(后梁乾化四年,年),由于全浙已平定,钱镠决定将横阳县更名为平阳,以示纪念。横阳县自西晋太康四年(年)设立以来,曾多次更改名称,包括始阳和横阳等,但在隋唐时期又曾两度废置。至此,最后一个平阳县得以诞生。

自后梁乾化四年(年)起的年间,全国范围内仅存这一个平阳县,它位于两浙的温州地区。然而,在北宋天禧三年(年),温州下辖的平阳县又被重新析置出来。从两宋到明初,桂阳虽经历了多次行政变革,包括改监为军、升军为路、再改路为府等,但其所属的平阳县建制却一直保持稳定。因此,在北宋天禧三年至元元贞元年(-年)的年间,全国曾同时存在过两个同名同级的平阳县。元元贞元年(年),温州路平阳县因人口增至户而升为中等州,仍隶属于温州路。此后,因温州平阳升县为州,桂阳府的平阳县成为全国唯一的平阳县,这一状况在元元贞元年至明洪武三年(-年)的76年间持续存在。

然而,从元至正十四年(年)开始,平阳州陷入了近10年的战乱,经济遭受重创,人口大幅减少。到了明洪武年间(-年),平阳州的人口降至户、人。洪武三年(年),平阳州再次降为县,这一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在此后的6年间,全国又出现了分隶温州、桂阳府的两个同名同级的平阳县。

明洪武九年(年),桂阳府被降为县,其所属的平阳县建制也随之被废除。历经多年的演变,最终全国只保留了一个平阳县。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5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