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余卖骡新华社客户端
2025/4/8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zhiliao/▲4月21日,余玉林在安抚一匹骡子。照片均为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胡晨欢摄尽管舍不得,老余还是把自己养了10余年的一匹骡子给卖了。卖骡子当天,在老余家门前,他拉扯缰绳。骡子不愿挪动一步,拖拽下甩动着头颈上的鬃毛,立起前蹄。老余把缰绳在右手上绕了一圈,走到骡子跟前,左手抚摸着鬃毛,双眼通红。儿子见状赶紧上前帮忙,父子俩费了一番力气,才将这匹骡子拖上货车。▲4月21日,余玉林在试图让一匹不安的骡子平静下来。一路上,老余沉默不语。货车来到买家马厩前,老余嘱咐着备些“老伙计”爱吃的玉米,背上的伤也要定期涂药。坐车下山,老余从后视镜看到从小养大的骡子挣脱新主人的缰绳,一路追着车跑,他眉头紧锁,心里不是滋味。老余名叫余玉林,今年48岁,家住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乡上达村。过去十几年里,他和22匹骡子足迹遍布全县。▲4月22日,余玉林牵着骡子走在运输途中。老余的骡子大多接近“暮年”。尽管舍不得这群骡子,可是老余清楚骡子逐渐没活干了,不可能一直养在后山不到2亩的空地上。▲余玉林的一匹骡子在进食(年8月16日摄)。“别看这些‘老伙计’现在老了,这些年它们可干过不少事,高压电线塔、蓄水池,还有修路、建房……这些工程的建筑材料都驮过。”老余说。▲余玉林在安抚一匹运送石料的骡子(年8月16日摄)。“骡马帮”驮运是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交通运输方式,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一运输方式已逐渐被车辆运输所取代。是脱贫攻坚让“骡马帮”在兴国县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余玉林的“骡马帮”是兴国县第一支,队伍曾壮大到10人。兴国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过去几年,随着国家扶贫开发的深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尽管村村都通了公路,但山区的工程建设点和很多贫困户家往往离路边还有1公里左右的距离。山路又窄又陡,车辆无法通行,人力运输几十吨重的建筑材料几乎不可能,骡子恰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余玉林说,因为家里穷,年,他和妻子前往广西打工。在广西期间,经过朋友介绍余玉林得知马帮生意效益不错。年,余玉林和妻子在广西选了4匹骡马,用卡车运回了家乡。▲4月22日,余玉林和妻子卸下骡子背上的木材。刚开始养骡马时,村里人都不理解余玉林,也不相信在山里赶着骡马能赚钱。“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怎么训练它们,慢慢才掌握了骡马的习性。”余玉林说,有一次给骡马喂料,他和妻子不小心让骡马受到了惊吓,自己的腰被踢伤了,妻子的两颗门牙也被踢掉。▲4月22日,余玉林给一匹受伤的骡子上药。多年来,余玉林和他的“骡马帮”成员足迹遍布全县许多角落,他们不仅保障了许多当地基础设施的顺利进行,还替不少深山里贫困户搬运材料,帮助他们修建新房。随着脱贫攻坚效果逐渐显现,余玉林和他的“骡马帮”工程也越来越少。去年底,一些过去跟着老余干活的赶马人陆续回到家中转产种脐橙,老余则把一些骡子低价转卖,给他们用来驮肥料和橙子,现在家中还剩下16匹骡子。据兴国县扶贫办统计,截至目前,全县户12.9万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户12.5万余人,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年以来,全县实施危房改造户,为户建保障房,易地扶贫搬迁户。年4月,兴国县和江西其他6县进入脱贫公示期;4月26日,老余的家乡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马帮终将消失,但只要农村日子越过越好,也不愁没活干。”余玉林说,他计划今后在家里后山种上中药材。文/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浩然、胡晨欢、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