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为修长陵,遍寻天下风水大师,耗

2025/1/7 来源:不详

北京治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m/

北京城,往西北方向走,大概几十公里,有一座山叫做天寿山,属于燕山山麓。

在这群山怀抱之中,坐落着大明王朝十三位皇帝的墓葬群,也就是明十三陵。

其中,明十三陵的祖陵长陵,按照明朝风水大师廖均卿在《朝献山图表章》中形容,正是李淳风《小卷》中所写,三台和华盖的峰峦形势。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明朝皇帝修皇陵,选吉壤、看风水、堪舆、点穴的那些事儿。

(1)

其实,最早的时候,看风水,主要考虑的是地下水位、地气、土质等自然条件,以及棺木、尸体能否较长时间保存的问题,并未涉及与子孙后代的关系。

秦汉以后,随着堪舆、相宅之风的盛行,开始掺进了许多迷信的成分。这种迷信色彩的加重,使许多相信风水之说的人认为,墓地选址的好坏与吉凶,直接影响到现实人生,如果墓地风水好,会给子孙后代带来运气,否则就要倒霉,并使家道衰败等等。

再到后来,东晋郭璞写了一本经典风水学著作《葬书》。

书中说,作为墓地,能具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条件,就算是上乘宝贵之地。

郭璞所说的条件,其实就是指靠山临水、枕山面水、背靠山峰、面临平原。

(2)

永乐五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在南京病故。

按照常理,朱元璋的孝陵在南京的紫金山下,朱棣应该在南京附近营建陵园,以便于朝廷对陵园管理,同时也为子孙后代的嗣帝们拜谒祖先提供便利的条件。

但是,由于朱棣早有迁都北京的设想,北京的皇宫已在营建之中,所以,他随即派人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地,以便自己百年之后与皇后合葬在自己行将确定的京师——北京附近。

于是,朱棣便将徐皇后棺椁,暂时安放于南京的皇宫内,命令礼部尚书赵红等大臣,遍访精通风水人士。

当时访得江西赣州府兴国县三僚村的廖均卿,因他的先祖廖三传是唐朝著名风水大师杨救贫的传人。

廖均卿被召传南京后,奉永乐旨意专为徐皇后选择“吉壤”,他察看了在南京的孝陵风水之后,便到北京找风水宝地。

(3)

据清光绪二十七年()重刊的《兴邑衣锦三僚廖氏族谱》记载,廖均卿,字兆保,号玉峰,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明江西赣州府兴国县衣锦六十三都(今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人,为唐代风水大师廖三传的后人。

廖三传的名头虽大,但比起他的师傅杨救贫来说,还是天壤之别。

杨救贫也就是杨筠松,是唐朝唐僖宗时期的国师,他这一脉被称为“杨公风水”,至今在全国各地,包括东南亚等地还有不小的影响力。

廖均卿第五子廖信厚,撰写的《均卿太翁钦奉行取扦卜皇陵及行程回奏实录》,则记载了廖均卿卜吉天寿山的详细过程。

永乐六年()正月二十四日廖均卿等人到达北京,他们先后查看了京西的燕台驿(今属北京市门头沟区)、玉泉山(今属北京市海淀区)等地,三月下旬返回南京。

三月二十六日,廖均卿等奉旨第二次前往北京,五月初一日到达北京后,廖均卿遍览京郊,先后赴潭柘寺、香山,怀柔的洪罗山、百叶山、辛家庄、斧口、谷山、文家庄、石门驿、汤泉、禅峰寺等处继续查找吉地,以供朱棣选取。

于六月初一日来到了北京昌平黄土山(即天寿山)一带。

初十日,他登上山顶,四面察看,见该地风水绝妙,遂绘制山图,次日将图绘好。

七月十二日,廖均卿等人动身返回南京。

八月初一日上朝时,将山图献给成祖,并上《朝献山图表章》一道,表章对黄土山风水大加赞美。

(4)

据说廖均卿,遍鉴京郊,耗费了近两年的时间,挑选的陵寝却一直不合明成祖朱棣之意。

据说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和“猪”同音,皇帝认为猪一旦进了屠户的家,除伸长了脖子任人摆布,没有什么好事,未能同意。

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羊”和“猪”本可以相安无事地各自生活,但山后却偏偏有个村子叫“狼儿峪”,猪的旁边有狼盯梢自然危险异常,也未被采用。

再一处是京西的“燕家台”,永乐皇帝感到“燕家”和“晏驾”是谐音,不吉利,又遭到否定

后来廖均卿又呈上京西潭柘寺的绘图给皇帝观看,永乐认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余地,亦未能入选。

直到永乐七年(年),他前往昌平黄土山(即后来的天寿山十三陵所在地),登高纵目,见该处风水绝妙,为他处所不及,便绘成地图。

选定黄土山后,七月十二日,廖均卿等人,便动身返回南京。

八月初一日,上朝时,廖均卿将山图献给成祖,并上《朝献山图表章》一道,建议明成祖亲临黄土山观察,希望明成祖“高张慧目,广迈皇风”,并说,如将皇陵定于此处,则“玉烛清明,并立辰而永耀;金符浩荡,亘万古以长存;国祚无疆,邦家有庆”。

明成祖听了非常高兴,决定于初八吉辰与各风水师一同前往黄土山定穴位。

当时还有另外两名知名风水大师王侃、巫涯,也各自上了奏本,明成祖在比较之后,决定采纳廖均卿的建议。

初八日丑时(夜1点至3点),廖均卿等随朱棣前往天寿山定穴。

巳时末(上午11点),朱棣赐廖均卿金剑一把、银锄一把,让他点定了陵穴。

随即开挖了金井(就是埋棺材的穴位),这便是后来人们看到的十三陵区。

(5)

长陵陵址确定后,永乐皇帝下令改黄土山为天寿山。

从天寿山的地形地貌看,这里的确是一处非常难得的风水宝地。

这里四面青山环抱,碧水横流,林木葱郁,正是古代风水术所讲究的龙、穴、砂、水俱妙的帝王墓葬吉地。

长陵北面是天寿山主峰三峰并峙,中峰海拔余米,是陵域最高的山峰。

从西峰延伸至陵后则有一座山圆如倒扣的铁锅,这种山形地貌正是风水术所讲的三台和华盖的峰峦形势。

《永乐大典》引唐李淳风《小卷》是这样解释三台和华盖的:“三峰耸壑为紫气……若中峰尤高,则为‘三台’。”“华盖,圆如覆釜。”正因为如此,廖均卿在《朝献山图表章》中形容长陵后面的山是“三台、华盖拱帝座以弥高”。

明代后期的名士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曾有一段描述:“皇陵形胜,自其近而观之,前有凤凰山如朱雀,后有黄花镇如玄武,左莽山即青龙,右虎峪即白虎,且东西山口两大水会流于朝宁河,环抱如玉带三十余里,实为天造地设之区。”

(6)

在陵园的营建过程中,朱棣曾于永乐八年()九月驾幸天寿山,亲自察看山陵的修建情况,其后又多次对陵园的建设和工匠等情况给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8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