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僧隐姓埋名31年,后来身份曝光,两
2023/10/28 来源:不详在福建省的尤溪与永泰交界处,有一座不为人知的的寺庙屹立于其中,在当地人看来,这座寺庙也只有遁入空门长达14年之久的磬扬法师较为出名。
只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年已经90岁高龄的磬扬法师因病圆寂之后,中共兴国委统战部居然以官方的名义发来了吊唁,除此之外前来祭奠的还有当地的政协人士和党委高层人物,葬礼出席人数更是达到了千人之多。
其实这是因为磬扬法师在还俗之前还有一个身份,磬扬法师原名杨道明,早年参加过革命,先后担任过兴国县苏维埃主席、江西省苏维埃内务部长、闽赣省苏维埃主席等重要职务,但后来为躲避反动派的追杀不得与之下才遁入空门当了和尚。
年少志大
杨道明是江西省兴国县人,这个曾经的中国苏区模范县最浓重的色彩当属红色,许多革命前辈如毛主席、周总理都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同时这里也是红军曾经最重要的主战场。
在兴国县总人口23万,就有9.3万人参加革命的基础下,杨道明的家庭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了,自杨道明出生到成年,民主解放的思想观念就已经刻在了内心深处。
但是在杨道明20岁的时候,革命形势却变得恶劣起来了,针对兴国县是苏区重点地区的特点,国民党当局则是加大了对兴国县革命势力的围剿,也是因此杨道明一家被反动势力整得家败人亡。
但是家人的逝去却动摇不了杨道明的决心,相反杨道明为了革命事业更加奋不顾身冲在了前列。在加入红军之后,杨道明更是为红军的发展呕心沥血,这一些也被党中央看在了眼里,于是在年杨道明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红军最早的成员,杨道明的资历十分深厚,他不仅仅是毛主席等人的得力助手,更是许多中央干部的“启蒙老师”,也是凭借着丰富的革命经验,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情况下,杨道明还是毅然决然地担任了闽赣省苏维埃主席一职。
那一年杨道明不过才24岁,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了国民党当局最想要除掉的革命先进份子之一,而当时年少志大的杨道明也并没有想到这就是他革命时期所能做到的最大成就了。
遁入佛门
在红军发展的过程中,最为艰险的一段时间就是长征了,那时候面对武器装备和人员数量远超于自己数倍的国民党军队,很多红军战士的艰苦程度是无法想象的。
也是因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决策上出现了失误,导致党中央不得不决心放弃根据地进行长征以保留革命的火种,而杨道明作为红军当时重要的领导人物自然也是参加到了其中。
作为当时的闽赣省苏维埃主席,杨道明负责的是率领省内机关和军区伤病员的转移工作,但是武器装备的落后和粮食的不足,让这支边打边转移的部队面对的困境更加多了起来。
生存环境的恶劣对于像杨道明这样的战士来说可以克服,但是对于一些心志不够坚定的同志来说就会产生动摇的情绪,正是因为这些叛徒的出现,加上敌人的围追堵截,让杨道明与其他红军战士不得不分开撤退。
也是因为杨道明身兼闽赣省苏维埃主席的原因,在转移的过程中他一直是国民党追捕的重点目标,为了掩盖自己的痕迹,杨道明选择了在福建省尤溪与永泰交界处的暗亭寺内出家,而他则是给自己选择了一个法号,即馨扬。
遁入佛门的杨道明,其身份掩盖得十分合格,不仅同行的红军叛徒以为他阵亡了,而且就连家里人也以为杨道明已经在转移的路上壮烈牺牲了。直到年杨道明给家里人寄去信件的时候,家里人才得知他在福建省出家了。
但是出家了的杨道明也没有放弃回归组织的念头,年的时候曾经有两名地下党员来到了寺庙中与杨道明有了一番对话,但也是出于对杨道明的安全考虑,这次唯一的回归机会就这样无奈地消逝了。
心怀愧疚之情
年,当新中国成立的声音传到了暗亭寺的时候,遁入佛门多年的杨道明心中不禁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之情,连他自己也快记不清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他在这里已经寂静了多少年了。
尽管杨道明想去北京见识一下自己曾经没有实现的革命梦想,再见一见自己曾经共同作战的战友和同志,但是心里怀着的那份愧疚之情让他迟迟没有动身,也许是经过了无数次的挣扎,最终杨道明还是选择了继续归隐下去。
这样的寂静直到年杨道明给兴国县的家人寄信之后才被打破,除了杨道明的家里人十分高兴他还存活于世,兴国县,以及福建和江西两个省的领导人物们也十分高兴,并且还希望杨道明能够回来担任其重要领导职位,但是这一些都被杨道明婉拒掉了。
从那时候被迫与党组织分开到重新被世人发现,杨道明整整隐姓埋名长达31年之久,但是身份被曝光之后,杨道明也无心再度出山了。
终其原因还是在于杨道明的执念,因为他深感自己对革命事业的“背叛”是错误的,所以一直心里怀揣着一份对新中国的歉意无法自拔,但是从当时的革命形势来看,杨道明的决定其实与他个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在暗亭寺出家的过程中,杨道明也一直不忘祖国和人民。在寺多年,磬扬法师的乐善好施一直是当地人十分敬佩的行为,而他也常常将自己辛苦耕作的粮食上缴给了国家,尽管不是党员了,但心中那份热诚依然存在杨道明的心中。
小结:
杨道明的一生无疑是充满传奇的,早年他是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的重要领导人物,但是因为红军战略的转移,又使得杨道明接下来的人生产生了重大的转折。
但即使是遁入空门,杨道明的革命意志仍然不值得怀疑,无论是对于革命事业,还是对于国家和人民,杨道明都是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