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持有者仅12岁的革命互济会会员证背后
2022/9/12 来源:不详首席记者张磊
档案名称: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
档案所有人:丁云川
档案翻拍:张之冰
杭州文史专家丁云川先生带来的这份早已发黄的蜡刻油印“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见证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白色恐怖”以及苏区人民对共产党的深厚情感。
这张“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第1页为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会员证,左角有五角星,第2页为本会宗旨3条,第3页为互济会员的姓名、年龄、性别、成份、籍贯等。丁老师带来的这份会员证的持有者叫何烈材,入会时间是年4月,时年12岁,在那个年代已经算是成年劳力了,家里成分是贫农,籍贯是茶元(应为园字)区罗坑乡黄土村。
根据“会员证”上的本会宗旨可以看出,“中华苏区革命互济会”是当时团结一切支持革命运动的力量,参加中国苏维埃运动,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弘扬革命互济精神的一种互帮互助的组织。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民国史辞典》中记载,中国革命互济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前身为中国济难会。年1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章程及纲领,选举领导机构,确定以反对白色恐怖,救济被压迫群众,反对伪慈善事业和伪人道宣传,援助红军,反对国民党进攻苏维埃区域等为主要任务。
总会设上海,先后由戴晓云、黄励、刘明远、邓中夏负责。下设援救部、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工作委员会。曾在湘、鄂、闽、皖、粤、桂、苏、浙、晋、鲁、豫、川、滇等地发展组织。会员达八十万人。出版《海光日报》、《中国通讯》(英、日文版)等。年被国民政府查封,在国统区活动陷于停顿。
年4月,苏维埃区域互济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成立苏区互济总会,开展援助白区人民斗争,慰劳红军等项工作。年10月,因各地红军先后长征而停止活动。
除了这张会员证,丁老师还带来了三封信,介绍了这件“会员证”背后的故事。
这个证是他年在杭城一家收藏品市场觅得,曾向当时井冈山市党史研究室的毛秉华先生求证,确认此“会员证”属中央苏区和湘赣革命根据地时期(年至年)的革命历史文物。
后又经毛秉华先生历时半年多的查证,在第三封信中,他提到茶园区是当年毛泽东表扬过的模范县,至今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随信附上了茶园乡政府的回信,信中提及,此证的原持有人何烈材系江西省兴国县茶园区罗坑乡坑口村人,生于年,苏区时参加过儿童团并任儿童团长,全国解放时任村支前委员会委员,农会主任,土改时任贫协主席,参加过抗美援朝,年在家病故,其胞弟年时尚健在。
据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后来核实,自该馆年建馆以来,已征集到同样的“互济会会员证”6件。但由于当年征集时对文物的来历等情况未作记录,“会员证”原持有人的情况至今尚未查证,丁老师这张来龙去脉清晰的“会员证”尤显珍贵。
编辑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