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这位拄拐乡医只想守护村里的老人与

2025/3/26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pf.39.net/bdfyy/bdfzj/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最想感谢的还是我的妻子,没有她的陪伴和付出,我一个人坚持下来真的很难。”3月19日,杨中荣向新京报记者感慨。因为3岁时突发高烧没得到救治而落下残疾,杨中荣必须拄着拐杖才能行走,38年来,这位拄拐医生踏遍了江西兴国县高兴镇墩坵村的每个角落。38年,妻子谢顺英依次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带他翻过一个又一个山丘,走入患者家中。今年66岁的乡医杨中荣。受访者供图杨中荣说,近些年村里中青年大都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与孩子,他会一直留在他们身边,以一名乡村医生的身份,守护他们的健康。左脚“现在条件真的变好了,很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加入到乡村医生的行列。”这是从医数十载的杨中荣最真切的愿望。杨中荣3岁时的一场高烧,让他从小左下肢全瘫,依靠拐杖才能走路。长大后,他和谢顺英经人介绍相识、结婚,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姑娘从此就成了杨中荣的“左脚”,无论是暴雨骄阳,只要杨中荣出诊,谢顺英都会如影随形。由于墩坵村地处丘陵地区,无数起起伏伏的小山丘十分考验脚力。为了方便杨中荣出诊,谢顺英就骑着自行车送杨中荣到病人家中。“开始的时候,骑着自行车,我俩经常摔跤,摔到一起。”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杨中荣忍不住笑了,有羞涩,也有感动。骑自行车爬坡实在太辛苦,也容易摔跤,夫妻俩多年后攒钱买了第一辆摩托车,谢顺英考了驾驶本,带上杨中荣继续出诊。拄拐医生杨中荣和背着药箱的妻子谢顺英。受访者供图有一次半夜突然接到一个村民的电话,家里的小孩儿发高烧了,希望杨中荣能赶紧过去,乡亲的电话还没挂,一旁的谢顺英已经穿好衣服,备好了药箱,准备跟着杨中荣一起出诊。“当时窗外已经电闪雷鸣,果然没走多远就下起了暴雨。那会儿村里还都是土路,一下雨,完全就是泥坑了,寸步难行。”开始,杨中荣和妻子还勉强骑摩托,后来干脆就推着车走着了。好在,经过及时诊治,孩子最终退烧了。经常有患者家,摩托车到不了,妻子就背着杨中荣,再走上两三里山坡路……类似这样的经历在夫妻眼中早已习以为常。直到几年前,骑坏了好几辆摩托车的杨中荣,终于坐上了妻子开的小汽车,如今出诊,总算不怕下雨下雪了。愧疚杨中荣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北京一家外企上班,女儿则在老家的一所中心小学当教师。以前,由于居住条件艰苦,夫妻俩独自带着孩子生活,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对于乡村医生来说,半夜出诊是常事儿,夫妻俩经常接到电话就急匆匆出门,来不及和孩子多说或等孩子回家。“忙完回家,孩子们就在门口蹲着等着我们。或者他们半夜正睡觉,我俩就偷偷跑出去出诊了。”杨中荣称。在杨中荣眼中,几十年的行医路,如果说最感谢的是妻子,那么最对不起的就是儿女了。愿望年,杨中荣和众多当时乡村医生一样,获得了由当地省卫生厅颁发的“乡村医师资格证”,从“赤脚医生”正式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杨中荣深知乡亲们的经济条件都不是很好,他们最怕生病花钱。所以,给乡亲们看病开药时,他总是尽量做到减轻患者负担。眼下,除了日常的出诊、问诊,他还负责着村里近名村民的健康管理,给村民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特定人群体检、问诊,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讲座等。杨中荣说,虽然现在还有不少熟识的“老病人”找他问诊看病,但卫生室的人流量已经大幅减少,一方面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多为老人或留守儿童。另一方面,随着大家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到县卫生院,医院就医。杨中荣正给患者看病。受访者供图学无止境,对于医生更是如此。杨中荣坦言,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常见病的种类也在逐渐变化,甚至更复杂化,身为乡村医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也需要不断更新。杨中荣表示,现在县卫生院每年都会举办培训班供乡村医生进修培训,但从目前的实际需求来看,每年仅有的几次短期培训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杨中荣总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身体情况和工作日程,自费学习一些医学课程,甚至会到外地进行专门的进修。不仅如此,相比村里的私人诊所,乡村医生的卫生室从选址到工作内容都受到更多的约束,实际收入也不如私人诊所。即便如此,杨中荣从没后悔做一名乡村医生。“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人得病,无论病情轻重,都找不到大夫。尤其半夜突然有急病,就更麻烦了。”和多数乡村医生选择这份职业的原因一样,在农村长大的杨中荣,深知农户们对乡村医生的依赖。近些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下的多是老人或留守儿童,这些人外出就医十分不便,杨中荣对新京报记者说,自己愿意留下,一直留在他们身边,守护老人与孩子们的健康。杨中荣说,今年66岁的他,仍然坚守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还有一个原因是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他很期盼将来乡村医生的职业发展能有更好的前景,待遇保障也能有所提高,同时,医生和患者之间也能重新建立起最初的那种友好和信任,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帮助村里的老百姓远离病痛。新京报记者曹晶瑞编辑唐峥校对贾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