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高僧隐姓埋名31年,身份曝光后,两
2023/10/16 来源:不详扁平疣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833387258790876&wfr=spider&for=pc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能强行改变一个男子汉的志向,一个立场坚定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会动摇心中的信仰,也正是这样的信仰成为了革命者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能够看到胜利的那一天是用无数烈士的鲜血与生命换来的,而活下来的他们没有感到幸运,反而认为是砥砺前行的动力。福建有一位高僧心怀革命信仰隐姓埋名31年,他的身份经曝光后,两省领导争着让他还俗做官,那么他是谁呢?
01高僧圆寂千人吊唁
在福建尤溪与永泰交界的地方有一座不起眼的寺庙,名为暗亭寺,里面出家的僧人不问世事,一心礼佛,直到年5月14日这天,主持馨扬法师圆寂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有上千人前往吊唁,很多人都以为高僧圆寂有这么多人吊唁都是一心向佛之人,然而,并不是。
馨扬法师生前为人低调,经常带着僧人与信佛之人种地,寺庙周围原先都是荒芜的土地,在他的带领下荒地变成了农田,每年都向国家上交千余斤的粮食,很多人都感觉不理解,甚至认为馨扬法师在沽名钓誉,但对于这些馨扬法师一直是淡然处之,依旧热衷于公益活动。
乡下的路不好走,他就为乡里修建了10多公里的路,为了方便路人行程,他又盖了几座桥,村里有6位老人生活比较贫苦,他就每月出钱资助,在当地很多信徒把他奉为了活佛般的人物,但面对如此的夸赞,馨扬法师始终是淡泊如一。
当馨扬法师圆寂时,来了上千人吊唁,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吊唁的人中有很多是政府部门的人员,其中有当地的政协人士,还有党委高层的领导,甚至连中共兴国委统战部都发来了吊唁信,从信中得知,原来馨扬法师曾担任过兴国县苏维埃主席、江西省苏维埃内务部长、闽赣省苏维埃主席等重要职务,他本名是杨道明。
02少年老成担任要职
杨道明年出生于江西兴国县,兴国县作为红军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当时拥有23万人口的兴国县,就有9.3万人参加革命,这也是后来为何兴国出将军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环境的影响下,杨道明一家也是革命队伍中的成员,全家参加革命在兴国县来说已是常态。
因此,在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围剿时,把兴国县划入了重点范围,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共产党被迫转移,而当年那些被打跑的地主、劣绅又卷土重来,对兴国县内的革命家属进行疯狂地报复,杨道明一家惨死于反动势力之手,杨道明因外出执行任务而逃过一劫。
亲人的惨死更加坚定了杨道明的革命意志,每次战役他都身先士卒,他的表现很快得到组织上的认可,在年他成为了共产党员,成为了较早加入红军队伍的成员之一,在此期间他经常与毛主席等重要领导交流,并且深得毛主席的信任。
年,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而导致红军作战失利,在急缺领导人才的情况下,杨道明被推举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时的杨道明才25岁就担当要职,不得不称之为少年老成。
为了保护红军主力军队安全撤离,杨道明等人留下来掩护战友们撤退,由于缺少粮食与弹药,他们的游击战进展得极为艰难,甚至队伍中出现了叛逃的情况,在这种危急时刻杨道明不得不撤离,最后为了避开国民党的追捕,他与省委书记钟循仁躲入深山之中。
03入寺为僧心系革命
杨道明与钟循仁这样的首脑人物自然是国民党的通缉对象,无奈之下他俩躲进了永泰与尤溪交界的暗亭寺,起初只是想暂住几天,但后来由于是外地人,明显不一样的口音很容易暴露身份,一时间又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只好出家为僧,钟循仁法号妙圆,杨道明法号馨扬。
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年中一直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他们心怀愧疚没有完成组织上安排的任务,所以虽然入寺为僧,但始终心系革命,期望有一天组织的人出现在他们的眼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也没有等到。
当新中国成立之时,杨道明很想与曾经的战友联系,但内心的愧疚感始终挥之不去,他认为没有完成任务,在革命期间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如今解放了再去寻找组织更加感觉过意不去,于是,杨道明就一直隐藏自己的身份,直到年。
杨道明的亲属都以为他在当年的战斗中牺牲,看到他突然来的信件让家人又惊又喜,而让他鼓起勇气写信的原因是,当时文化大革命时期每个人都要进行“身份认证”,杨道明只能给家中写信以证实自己曾经的身份,而他的真实身份也自此被曝光。
之后有福建和江西两个省的领导都前来拜访他,希望他能够还俗做官,结果均被杨道明婉言拒绝,这时的他已经隐姓埋名31年,之所以拒绝,一是过不去心中的愧疚感,二是三十多年的出家生涯让他已经想通了,即使不在革命队伍中也一样会做有利于社会的事。
于是,杨道明的一生大部分都在青灯古佛的伴随下度过,他努力多做善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了诸多的贡献,在另一个地方继续发挥他的光和热。
04小结
杨道明从原苏维埃政府主席变为馨扬法师,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是他不得已做出的选择,可以说他充满着传奇的一生中充斥着无奈,然而,他的心中始终坚持着对革命的信仰与执着,而且研读佛法之时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位置,虽然没有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但他对党和国家所做出的贡献仍然是非常伟大的。
参考资料:《论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