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更快,路更多,家更近不一样的2020
2023/6/10 来源:不详
年1月10日
新一年的春运如期而至
地球上最壮观的人类大迁徙悄然上演
40天内
将有大约
30亿人次
相当于40%的地球居民
通过各种交通方式
回到他们在中国四面八方的家
▲春运大幕正式拉开
轰轰烈烈、浩浩荡荡
地球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
可以承载如此巨大的运量
中国人的回家路年年相似
但也年年不同
年,交通运输部门
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让我们的回家路更加轻松
01
3.5万公里
《人民日报》为中国高铁点赞
年
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北京大兴机场段
昌赣高铁、成贵高铁
浩吉铁路等51条新线建成投产
截至年底
全年新线开通超过公里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
▲京张高铁
而这一年
中国高铁尤其“亮眼”
全年新增高铁里程超过公里
总里程突破3.5万公里
稳居世界第一
约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
▲夕阳下,“复兴号”高速列车从武汉动车段旁驶过
年1月1日
《人民日报》刊发整版图文
《3.5万公里,中国高铁强劲奔跑》
浓墨重彩地为中国高铁点赞
▲年12月30日,京张、张呼、张大高铁开通运营。
百年前,詹天佑主持完工了
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建设的铁路
——京张铁路
让国人扬眉吐气
年年底开通的京张高铁
成为世界上第一条
时速公里的高寒、大风沙高铁
山东临沂
安徽阜阳
贵州毕节
江西赣州
……
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老区
和贫困地区都首次接入高铁网
▲动车奔驰在宜万铁路湖北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境内
中国已编织成世界上
最现代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
跨国大江大河
穿过高山深谷
▲为了把江西赣州兴国县纳入高铁版图,惠及老区人民昌赣高铁打通两座长大隧道,延长近33公里,绕了一个弯。
绵延铺展的铁路网
连接起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也连接起一片片乡愁
▲雨后初晴,一列动车行驶在兰渝铁路重庆段
而在春运期间
铁路部门统筹新增动力资源
加大挖潜提效力度
运力安排创历史新高
▲动车组集结画面,即将“万箭齐发”
节前每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对
节后每日开行旅客列车对
它们孜孜不倦、往来穿梭
将滚滚人潮送往四面八方
春运,这个独具中国特色的词汇
正在随着中国
铁路
的不断发展
悄然发生着变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春运时在车站排一天一夜
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张返乡的车票
▲年12月12日发售春运首日车票
截至年1月9日,全渠道共发售车票4.12亿张
02
公里
你会选择做飞机回家吗
年
也是国内机场砥砺前行
快速发展的一年
随着大兴机场等一批新机场、新航线陆续投运
年,全国千万级机场达39个
8个机场跻身全球五十大机场行列
▲年12月31日
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亿人次
全年新增航路航线里程公里
运输机场总数达个
它们将全国个城市紧密相连
织成一张
“天空之网”
▲年9月26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在接下来的数十天里这座如同凤凰展翅般的大型枢纽即将迎来第一场春运浪潮的考验:预计将保障进出港旅客万人次,进出港航班1.25万架次,日均航班架次。
春运民航高峰期间
民航日均保障航班量将在1.7万架次以上
比去年春运增长约13.3%
届时,将有万旅客
挥别脚下的土地
借由“天空之网”
飞回他们的家
▲白云机场春运40天预计接送旅客.5万人次,同比增长4.92%。
03
33万公里
保障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然而
春运期间运送人次最多的出行通道
不是航空,不是铁路
而是在中国分布最为广泛、通达能力最强的
公路
▲今年预计30亿人次的客运总量中,公路24.3亿人次,铁路4.4亿人次,民航万人次,水运万人次。
这是一个连接中国各个角落的超级公路系统
包括34个省级行政区、个地级行政区
个县级行政区
以及近70万个行政村
总长度足以环绕地球赤道
圈
它们连接繁华的都市
也深入偏僻的农村
对很多人来说
公路运输现在起到一个‘兜底’
和‘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因此车次能直接到县、乡镇甚至到村
就显得格外重要
▲12月31日零时,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至其州府马尔康市的高速公路——汶马高速,新建成的43公里路段开始通车。
年
我国新增公路33万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29万公里
实施“畅返不畅”整治工程7.9万公里
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个
24个省份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车
▲西藏“颜值”最高的公路——拉林公路,
年4月26日全线通车。
在乡村
入户到村的农村“四好公路”越建越多
越建越好,让农村发展充满了希望
让你的回家路也更加便捷
▲7月18日,无人机拍摄的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
新建投入使用的农村旅游+扶贫公路。
这一年
29个联网收费省份共建设套ETC门架系统
改造条ETC车道
改造完成个省界收费站
截至12月18日
全国ETC客户累计达到1.92亿
新增ETC客户1.11亿
撤站目标即将实现
减少排队的等待
你与家的距离
更近了
谨以此文
献给回家路上的你
你到家了吗?
原标题:《车更快,路更多,家更近!不一样的回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