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革命烈士管一雕像女孩把孩子托付母亲,
2022/9/10 来源:不详北京皮肤病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今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的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也是红军第三次、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苏区时期,兴国县总人口23万,参军参战的达9.3万余人,全县姓名可考的烈士达名。解放后,该县更是出了足足56位将军,其中包括2位上将,6位中将,48位上将。
图丨《马前托孤》
而在今兴国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中,又置有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它有个响亮亮的名字,叫《马前托孤》。这是一尊感动了无数人的雕像,骑在马上的红军女战士双眼饱含深情、手中托出的这个襁褓里婴儿正在嗷嗷待哺,马下手接婴儿的老大娘正掩面而泣。它描绘的是一个在血与火的岁月当中,发生在赣南苏区的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便是我们的巾帼英雄李美群。
李美群,年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城南郊的一户贫苦农民家。这户人家一连生了9个女儿,李美群排行老四。
那个年代,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李美群的待遇可想而知。在她还没满月的时候,她的父母就把她送给了长冈乡郎木村的一户人家。万幸的是,这户人家无儿无女,对即将成为他们女儿的李美群也是十分照顾。
随着李美群一点点地长大,养父母们不仅给她订了一门亲事,还送她上了三年私塾。虽然说,养父母让她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给男方家庭一个好印象,但这也给李美群带来了一个新的世界,看到了很多“反世俗”的东西。
然而,就在她上学的第三年,她的养父母相继病故了。无奈之下,李美群只能选择辍学,返回娘家与生父生母居住。李美群是不愿回娘家的,因为在那里,她根本没有摸到书本的机会。可是,不回娘家又能去哪呢?
图丨李美群
时间到了年12月20日。这一天,红军独立二团、红军独立15纵队在兴国发动了武装暴动,兴国县城第一次飘荡红旗。一时间,革命浪潮席卷全县,“打土豪,分田地”、“婚姻自由”,各种革命思想被炒得沸沸扬扬。
也是在革命浪潮之下,此时年方17岁的李美群终于鼓足勇气,摆脱了养父母那边的“娃娃亲”,冲破世俗,与同坝南乡的青年裁缝钟延章谈起了自由恋爱,并于不久后结婚。婚后,李美群两夫妻双双投入革命运动,成为了一对革命伴侣。
也是在这一年,李美群夫妻两一同站在画有镰刀斧头的红旗下宣着誓加入了共产党。此后,钟延章被当选为坝南乡雇农工会委员长,领导农民自卫队的工作。而李美群,则成为了一名赤卫队骨干。
春去秋来,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年4月,毛泽东带领着红四军三纵队,在兴国分兵发动群众。大风起兮云飞扬。作为一个基层妇女干部,李美群不顾流言蜚语,带头卸下了首饰,剪掉了辫子,并且冲破了封建的阻力,开始挨家挨户地宣传革命道理。
革命推动着李美群,而李美群又带动着别人。就这样,兴国县的一批批姑娘们,也都跟着李美群干起了宣传革命的工作。一时间,兴国县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年轻的姑娘剪辫子,年长的妇女的剪发髻,一起抛头颅洒热血,一起捉土豪逗豪绅。而李美群,则满腔热血,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带领着群众,永远走在斗争的最前头。
图丨影视剧照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革命的兴起,国民党军于年6月来到了兴国,占领了县城。无奈之下,刚刚成立的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只能被迫转移。为了抗争,兴国全县各地的赤卫队集中了起来,编成了二十五纵队,与占据县城的国民党军展开了拉锯式的游击战。
一时间,兴国县充满了血雨腥风,曝尸荒野的案例比比皆是。为了保证妇女的安全,李美群和她的女伴们被组织安排转移到了乡间躲避,在乡下继续发展革命。她们的任务,就是做国民党士兵的工作。什么叫“做国民党士兵的工作”呢?简而言之,就是心理战。
但这个工作对于女人来说并不容易。试想一下,那时国民党军烧杀抢掠,哪肯有人主动去找他们,做他们的工作呀。可李美群不怕,甚至还多次为游击队立下了大功。
有一次,李美群如平常一样,一手提着盛满包子、油炸花生的竹篮,一手拎着几瓶美酒出发了,她挎着竹篮来到了国民党军附近高声叫卖。一时间,县城里的大街小巷中,都充满了浓郁醇厚的酒香和炸花生的油香。
因为国民党军中领导经常克扣军饷,伙食也很差,所以当时的国民党士兵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在他们闻到这种味道之后更饿了,一个个谗言欲滴。而李美群则正是抓住了国民党士兵的这一点,故意待在国民党士兵旁高声叫卖,撩拨他们。
图丨红军主题画作
终于,有士兵忍不住了,他想买来吃点,可是没有钱。没有钱怎么办呢?李美群说拿东西换也可以。可是,士兵们身上除了枪和子弹,哪有东西可以换啊。但他们也管不了这么多了,于是便试探着问:“表嫂子,我们只有子弹,你要不要?”
士兵们哪知道,这一切都是李美群的计谋,而李美群耍了这么多心计,要的就是子弹。但李美群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说:“也好,我们可以拿子弹壳做废铜烂铁卖,拿火药做花炮子给伢子们玩耍。”
这次成功之后,李美群在之后的日子们会带着自己的女伴们,经常跟国民党士兵在暗地里做这种“果弹交换,两不吃亏”的生意。为了能换取更多的子弹,李美群根本不计成本,就算是亏,也一直在坚持着。
就这样来来去去几个月后,李美群做菜的厨房,无意之中也成了兵工厂。有了这样的兵工厂,游击队员们也不愁没弹药了。李美群此举,可谓是一举两得,不仅增加了游击队的弹药,还削弱了国民党士兵的实力。
另外,在游击队与国民党士兵们的拉锯战期间,李美群还以“草船借箭”的故事为原型,依葫芦画瓢来了一个“不倒翁借箭”。这里所谓的“不倒翁”,就是浸了水的稻草人,稻草浸了水,自然也就不惧子弹了。一夜下来,稻草人身上甚至也能中几颗子弹,到了白天,再把稻草人身上的子弹抖落下来,积少成多正好可以给兵工厂回炉翻造子弹。
图丨李美群
就是李美群的这种种行为,无形之中体现了她的机智,也给红军提供了帮助。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之后,在这年年底,红军把国民党军赶出了县城。也是为了奖励李美群的付出,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给了李美群与她的小组成员一个嘉奖。而李美群也因此被当选为坝南乡妇女赤卫队中队长。
不久后,蒋介石于年冬对江西苏区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围剿”,即第一次和第二次“围剿”。一时间,战事又起。为了配合红军支援作战,李美群领导乡妇女赤卫队组成了运输队,开始为红军运输弹药和干粮。同时,她还组织了妇女群众帮助红军站岗放哨,并充当起了秘密交通员、侦察员,为红军作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年6月,李美群被调任为中共兴国县委妇女部长。9月,国内形势突变,粤军入湘,汪精卫联合粤、桂通电倒蒋。在此危机之下,蒋介石急忙把江西的部队调到了湖南,间接减轻了红军的压力。
如此天赐良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当即决定:兵分三路,追歼由兴国后撤的国民党军。于是,在这年的9月7日、9月8日两天的追击之中,红一方面军成功毙敌4千余人,俘虏2千余人,缴枪2千余支。
此次红军的胜利,给所有人都打了一针强心剂,李美群更是带领着慰问队,挑着鸡蛋、花生,果物和草鞋,步行十多里来到了红军驻地对战士们进行慰问。她冒着炮火,在坎坷的石子路上,飞快地来回送茶送水,抢救伤员。且每遇见一个人,李美群都会向他打听一个名字——钟延章。
图丨影视剧照
钟延章,是李美群的丈夫,这一次追击国民党军的战斗,他也参加了。可是,李美群却一直没找到他。试想一下,要在数万红军之中捞一个人,这要多难呀。所以,李美群根本没想其他,仍是一边慰问,一边打听。
然而,李美群好不容易问到了钟延章,战士们却跟她说了一个宛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年9月7日,钟延章在老营盘战斗中壮烈牺牲了。刹时,李美群泪如雨下,痛苦就如一张网般,笼罩着这位年轻美丽的女人。
在此之后,李美群只要一想到钟延章,心头就会有百般后悔,她觉得对不起丈夫,后悔结婚这几年,竟然没有给钟家留下一个儿子。思念、懊悔,就这么一直缠绕着李美群,而丈夫的身影,也时时会在李美群的脑海中浮现。
在这段时间中,李美群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活力了,整个人也变得十分萎靡,毫无斗志。如果说,在这段时间里李美群没有遇到蔡畅,那么她接下去的人生,或许就会这么一直萎靡不振下去了。
蔡畅,是中共妇女运动德高望重的创始人,一到中央苏区,她便着手培养了十几个重要的妇女干部,李美群就是其中之一。蔡畅年纪虽然不大,但却像一位知心大姐姐般,照顾着李美群。她向李美群讲述了自己的经历,讲到了在白色恐怖中,她的两个哥哥、一个嫂嫂被杀,讲到了这种失去亲人的痛苦。
图丨蔡畅
就是蔡畅这样的人生经历,这样的生活感悟、革命热情一次次地引发了李美群心灵的震撼。在蔡畅的调解之下,李美群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内疚,也意识到了自己因为失去亲人,痛苦的表现持续太久了,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也是自此之后,李美群的思想更加成熟,对敌斗争更加坚强勇敢了。
年4月,李美群被调任为少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几个月后,她又被调任为江西省妇女部部长。春风化雨,在蔡畅的直接培养之下,李美群开始在复杂的斗争之中茁壮成长,她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火热的生活中,李美群对革命,对生活,对人生又有了更成熟的认识。后来,她在工作中遇到了善解人意的男同事倪志善,在征得原婆家同意之后,她与倪志善成婚了。新婚燕尔,李美群幸福极了。
当时,正值中央发出“扩大万红军”的号召期间,李美群设身处地,她深知妇女在扩红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于是,在一次省委干部的会议上,李美群第一个站起来,动员自己的新婚丈夫倪志善参加红军。当时,李美群的这一行动,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不久之后,大规模的扩红运动开始,组织把李美群派到了兴国巡视并指导扩红工作。那时,李美群已经怀孕,妊娠反应极其强烈,但她一声不吭,自主地打包好了一切行李,当晚便去到了兴国。
图丨浮雕《马前托孤》
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李美群并没给自己留下一丝空闲时间,她当即去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扩红工作。李美群第一个动员的对象,是她前夫的弟弟钟廷输。之后,李美群又动员了自己的亲弟弟,也是父母最为疼爱的独苗李启焕(后编入红三军团第六师十六团团部特务连,作战牺牲)。然后,李美群又组织红军家属成立了扩红宣传队。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这段时间李美群的宣传下,仅仅5月份,兴国县就有名青年集体报名。而著名的“兴国模范师”,也是在这段时间内加入的红军主力部队。可以说,在红军扩红这一方面,李美群功不可没。
在扩红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时,李美群的肚子也在一天天的变大。在这个时候,每当夜晚来临,她都会抚摸着日渐凸大的肚子,细读丈夫从前线寄来的家信。而这,正是她解除疲劳的最好办法。
然而,还没等孩子出生,噩耗又再次来临:倪志善在战斗中牺牲了。尽管说,当时红军牺牲的案例比比皆是,李美群又曾多次开导其他牺牲的红军家属,可当这件事再一次发生在她身上时,她还是忍不住伤心,忍不住哭泣。可是,李美群作为领导,怎么能表现出这种情绪呢?所以,她只能透润着还未出世的遗腹子,偷偷把噩耗埋在了心灵最深处。
图丨《马前托孤》
个把月后,孩子出生了。自孩子出生以后,李美群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原来的婆婆家,由婆婆照顾着坐着月子的李美群。此时,23岁的李美群也第一次当起了母亲。
其时,正值年1月下旬。是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之日。本来,这次代表大会李美群是必去的,因为她被选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但是因为生孩子,她不得不缺席。然而,令李美群没想到的是,在这次代表大会上,缺席的她竟然也被授予了“扩红模范”的光荣称号,并被选为中央候补执委。
这一件事,也同样预示了一个道理,仿佛女儿与革命,两者并不能兼顾。且在之后的日子里,这样的预示越来越多,痛苦的抉择也越来越近。
终于,一场家庭矛盾爆发了。
那天,李美群正在将零星的布料拼凑起来为孩子做小衣服。突然,婆婆从屋外走了进来,忿忿地道:“美群,你真的要走?”
李美群知道,该来的来了。其实,她也不想就这样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可是她没办法,工作需要她。于是,李美群点点头说:“妈妈,你知道,我做月子,部里的同志们来看望了几次,那么多工作等我,我不去怎么行呢!”
婆婆对于自己儿媳如此态度,也十分无奈,尽管之前她已经劝过李美群好几次了,但李美群就是一定要去工作。如果说,李美群只是只身一人也就罢了,可是她还有一个孩子啊,孩子没有母亲怎么行呢?于是,婆婆狠下心揭了李美群的底:“美群,你的心真是铁做的吗?美群,你想想你是哪一年嫁给延章的?为了革命,你动员他一定要去当兵,连延章的命都在反围剿中丢掉了。延章死了,你又嫁了个新老公,帮新老公生孩子,害得我一个孤老婆子伺候你做月子!”
婆婆的这番话,对于李美群来说,就如那刺入心灵的针一般,根根刺骨。说的李美群哑口无言,毫无反驳之力,因为她知道婆婆说的话没有错。
图丨影视剧照
在这个世界上,李美群可以从容面对任何人,但就是无法从容面对婆婆。她的伶牙俐齿可以说服很多人,但面对婆婆,她却无法说服自己。因为她知道,她对婆婆造成的伤害太大了。
婆婆的两个儿子,都被李美群动员当了兵,且相继牺牲。如此伤害,怎能说不大?李美群又如何好意思反驳婆婆呢?而且,李美群的再婚怀孕,在当地的风俗之中,是不允许回娘家生育的,倪志善又是外地来的,在这没有房子,如此尴尬之际,正是婆婆接纳了李美群,且又没日没夜地照顾她,待她生子。如此恩情,李美群又该拿什么还呢?又怎么好意思让风烛残年的婆婆带孩子呢?
许多天来,就这件事来说,李美群一直在审视着自己,审视着这块土地。她知道,一个农民一旦参加了革命,就无法回到从前的蒙昧了。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来到了李美群婆婆家中,李美群则抱起孩子,迎了出来。来人是省委通讯员,一见到李美群,他便开门见山说明了这次来的目的:“部长,形势相当紧急,李书记派我来接你回去。”
知道了当前的局势,听到了组织需要自己,李美群的热血在心中激荡,亢奋着说:“走,现在就走。”说完,李美群把孩子背在背上,提起了包袱。可就在这个时候,孩子哭了。孩子的哭声惊醒了通讯员,他连忙说,李部长,这怎么行啊?
这时,婆婆也从屋中走了出来,接着通讯员的话说到:“是啊,孩子太小,小同志,请你回去向李书记解释,让美群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吧。”
“伯母,李书记和蔡部长也上前线去了。”通讯员欲言又止地说到。
看到局势就这样僵持了下来,通讯员等不及了,他对李美群说:“李部长,你来驮棉被、行李,我来背小孩,我会背,我6岁就背过小孩。”
婆婆一见儿媳真要把小孩带去前线,急的跺脚,当即长叹一声,说:“天啊,作孽啊,把孩子交给我吧!”
图丨《马前托孤》
此时,李美群心中无比挣扎,她知道婆婆的苦,也知道前线的残忍,到底该怎么办?李美群权衡再三,将孩子送到婆婆手里之后噗通一声跪在了婆婆面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哭咽着喊道:“妈,你多保重,媳妇不孝,不能照顾你老人家了。如果孩子实在养不活了,请你把她送给厚道人家吧!”
说完,李美群想再给孩子喂一次奶,再看孩子一眼,但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她怕,她怕再看几眼孩子会动摇自己的决心。于是,李美群迅速起身上马,狠心地在马背上抽了一鞭,飞驰而去。
就这样,李美群上路了。而这一去,李美群也再也没能回来。
在前线,李美群领导着近百人的游击队;在前线,李美群在与敌人战斗两个多月之后,她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年春,在国民党的监狱里,由于肺结核与艰苦生活的双重折磨,李美群枯瘦如柴,最终被冰冷的黑牢吞噬了她年轻的生命。是年,李美群才25岁。
时至今日,国泰民安,百姓富足,“牺牲”、“烈士”这样的词也愈来愈遥远。关于李美群这样一位巾帼英雄的事迹,或许只有去了兴国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里,在看到了《马前托孤》的雕塑后,才会被想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