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探索集中供养模式给农村失能特困老人一

2023/6/21 来源:不详

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图 http://m.39.net/news/a_8593538.html

客家新闻网讯姚彦名见习记者方强报道:“如果不是政府把我送进养老院,或许我都不能活得那么舒坦,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能够安享晚年。”11月19日,在兴国县田庄上养老中心,80岁的郭宜明感慨地说。眼前的郭宜明面色红润,精气神十足。

郭宜明老人在接受康复训练。

郭宜明是兴国县良村镇西岭村人,中年时妻子离家出走,他一人抚养女儿长大成人。女儿远嫁福建,郭宜明不愿跟去,独自一人留守。年过花甲后,主要依靠特困户的政策和女儿寄来的生活费过日子。

三年前,郭宜明患上了脑梗死和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无人照料,吃口热饭都难。当时,兴国县开始探索把农村特困失能老人送到专业化养老中心集中供养,提供专业照护的养老模式。郭宜明有幸被送到田庄上养老中心开始接受专业治疗、康复训练。该养老中心位于兴国县埠头乡,今年入选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

图为兴国县田庄上养老中心。

田庄上养老中心不仅有生活照料功能,医院、中医馆,实现了“医+养+康”相结合。郭宜明在该养老中心经过半年的积极康复治疗和细致护理后,能下床行走了,说话变利索了,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他说,连做梦都没想过,他的晚年生活居然能过得这么好。

据介绍,田庄上养老中心自创办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有不少像郭宜明这样的特困、失能老人在这里得到救治、安享晚年,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到这里养老。如今,该养老中心已入住老人人,其中农村特困、失能老人42人。老人们都说,在这里他们过得很好。该养老中心实现了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养老梦。

老人们在玩折纸游戏。

为了让失能特困人员过上了有尊严、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兴国县深入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对失能老年人采取集中照护,由政府提供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支持养老服务业。

将农村特困老年人的供养经费、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养老护理补贴等经费,直接转为集中供养护理费用,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给予每个失能型床位每个月元、半失能型床位每个月元、自理型床位每个月40元的经费补贴,保障养老机构实现盈利。

同时,养老中心还适时对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服务,以失能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利用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和专业护理人员,为失能老年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2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