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双拥知识发扬双拥传统

2023/5/2 来源:不详

                            

双拥工作简介

双拥工作,是我国、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是地方拥护爱戴人民的子弟兵--解放军,优待军人家属;军队拥护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的政策、法令,爱护人民群众的具体体现。

双拥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红军初创时期,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并于年1月从延安迅速发展到各个抗战根据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双拥热潮。

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于年6月24日成立。邓小平同志在年首次双拥工作会议上为“双拥模范城”、“双拥模范县”亲笔题词,至此双拥模范城的创建活动不断深入持久。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开展双拥工作,不断增强军政军民的凝聚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力地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使人民与军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最终实现“中国梦”而携手奋进。

双拥工作也是实现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地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密切合作,维护和保障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直接关系到党和军队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与军队的血肉联系。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双拥工作的作用

双拥工作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大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军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迅速摧毁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双拥工作所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双拥工作理论不断完善,内容不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以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载体,广大军民参与双拥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以创建双拥模范城(县)为龙头,群众性双拥活动蓬勃兴起、持久不衰,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病中并肩战斗,军政军民团结显示了强大的力量。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党我军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双拥工作都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是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双拥工作的核心是加强和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军民同心,其力断金!在党的领导下,把军政军民的伟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广大军民同心同德干事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新历史时期双拥工作内容

广泛进行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拥军观念;为军队选送优质兵员,协助人民解放军建设强大的国防;支持军队的改革和建设,帮助军队完成作战和训练任务;保护军事设施,尊重和爱护军队;接收并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和离退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伤残军人、随军家属;做好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和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的抚恤优待工作;维护军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军民矛盾和纠纷;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部队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尊重地方政府,支持地方工作,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群众纪律,严格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积极支援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奋勇参加抢险救灾,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等。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的情怀

七律军民情

挽住云河洗天青,闽山闽水物华新。

小梅正吐黄金蕊,老榕先掬碧玉心。

君驭南风冬亦暖,我临东海情同深。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

注:此诗是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前夕所作。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国防、军队建设作出的系列指示

1、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部队多办好事、实事。部队的同志要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支持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军地双方要共同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保证。

2、要把维护军政军民团结抓得更加扎实有效。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形成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局面。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基础建设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战区特点的军民融合新格局。要满腔热情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把党的关怀送到人民心坎上。

3、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核心利益、实现和平发展,重要途径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政治保障是军政军民团结。

4、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没有一个巩固国防,没有一支强大军队,实现中国梦就没有保障。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这个标准搞建设,确保军队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

必胜。军队要带头维护中央权威;善谋打仗能打胜仗;坚决推进军队改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人要宽阔胸襟。

5、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军民融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

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要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要加紧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6、要铸牢强军之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要提高实战化水平,坚持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大力培育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要改作风正风气,高标准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坚决纠治“四风”、坚决惩治腐败,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

7、部队要自觉践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带头牢记和落实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要求。要务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坚持以纪律建设为核心,下大气力整肃军纪,培养官兵自觉而又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坚决克服管理松懈、

作风松散、纪律松驰现象。

8、“国无防不稳,民无兵不安”。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就是支持经济发展,就是支持改革开放。预备役部队是党领导下新型人民武装,一定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9、双拥工作是一项广大军民长期参与的社会实践,必须走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割舍不断的军民情谊,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10、将发展经济与国防需求紧密结合,才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国防小知识

1

建军节

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诞生。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2

十大元帅

年9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

彭德怀(-)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罗荣桓(-)

徐向前(-)

聂荣臻(-)

叶剑英(-)

3

十大大将

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大将军衔。

粟裕(-)

黄克诚(-)

谭政(-)

肖劲光(-)

王树声(-)

陈赓(-)

罗瑞卿(-)

许光达(-)

徐海东(-)

张云逸(-)

徐海东(-)

张云逸(-)

4

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5

我军建军的根本原则和建军宗旨

根本原则: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以无产阶级思想建设人民的军队。

建军宗旨: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学习教育

百年掠影波澜壮阔回顾

原标题:《学习双拥知识发扬双拥传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4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