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幸福之花处处绽放
2023/4/9 来源:不详北京扁平疣医院地图 http://m.39.net/pf/a_8744653.html
六月的赣南大地,花儿绽放,草木葱茏,处处生机勃发。
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顶层设计、国家战略。十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国家部委的对口支援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等战略定位,采取一系列举措优先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民生问题,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力解民生难题
“非常感谢政府的关心,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家住兴国县永丰镇旗岭村旗岭组的陈平玉说。
年,陈平玉家因病致贫被纳入精准扶贫户,通过产业、健康、金融等帮扶,加上全家人不等不靠、辛勤努力,于年如期脱贫。
赣州,曾经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直至“十一五”末,人均GDP等主要经济指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四成,贫困发生率高达26.71%。
十年振兴发展,赣南将财政支出的近七成、新增财力的近八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先后投入民生资金.11亿元、年均增长16.85%。
十年来,赣州结合老区实际,创新推行“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的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率先在全国探索建设农村保障房确保特困群众拎包入住新居等做法,有力有效解决了老区人民的住房难、行路难、上学难等问题。
在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下,至年,赣州历史性实现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6万贫困群众顺利脱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年的元;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完成,近万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农村饮用水安全及交通问题全面改观,近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解决了多万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题。
夯实民生基础
“说起变化,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交通!”于都县银坑镇周庆村村民康冬香说。
基础设施落后,一度成为制约赣南老区发展的重大瓶颈。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十年来,赣州紧紧围绕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一目标,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基本完备的立体化现代交通体系。如今,投入逾百亿元的“四横六纵一环”城市快速路网成型并通车,赣州成为全省建成通车快速路网最长的“高架城市”;赣瑞龙铁路、赣韶铁路、兴泉铁路等相继建成运营,全市铁路营运里程增至公里;辖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至公里;黄金机场开通国际航班……
与此同时,赣州大力推进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获批革命老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
梅江灌区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现已开工建设,打破了赣州近30年没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局面;华能瑞金电厂全面投产,信丰电厂建设稳步推进,全市电力装机总容量达万千瓦;建成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结束了赣州市多年来依靠铁路运输成品油的历史……
提升民生品质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若干意见》实施后,赣州把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愈加充实。
近日,走进赣州蓉江新区潭口石禾小学,赣南客家传统建筑风貌的新式教学楼、明亮宽敞的教室、崭新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让人眼前一亮。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赣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十年来,改扩建城乡学校所,校舍面积增长68.8%,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个。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广大群众的普遍关切。近年来,赣州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位置,全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医院、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健康服务;医院新院投入试运行、医院医院(蓉江院区)等正加快建设;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所,县、乡、村三级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现全覆盖。
振兴发展这十年,赣南儿女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和继往开来拓新天的精神,让脚下这片红色土地熠熠生辉。全市人民正向着幸福持续迈进!(彭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