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革命老区,村里来了土改团北

2023/2/15 来源:不详

土改运动全面展开

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正式颁布实施,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又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成为指导新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从年冬季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拥有三亿一千万人口的新解放区广泛展开。

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一个历史性胜利。

《土地改革法》学习材料

革命老区

村里来了土改团

旧中国的农民们祖祖辈辈在土里刨食,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然而,占农村人口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手握广大农村近80%的耕地,并以此剥削农民,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年冬到年底,党领导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进行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经党中央决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农业大学的部分大学生也参加了此次土改工作。

今年93岁的万慧芬老人70年前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的大四学生,跟随中央土改工作团大学生土改第13分团,赴江西南部的革命老区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土改工作。她以亲身经历写下土改日记以及《亲历土地改革》一书,成为真实记录这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在北京家中,万慧芬老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翻开土改日记,那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土地改革运动跃然纸上。

搬着铺盖卷住进农民家

万慧芬当年参与土地改革的地点是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茶园村。“解放前的十几年时间,因为反动派和恶霸地主的迫害,农民没法种田,过去的油米之乡变得遍地野草。”万慧芬至今还记得初到兴国县见到的景象。

土改工作的第一步是要宣传党的政策,深入教育广大农民。初到茶园村,万慧芬就和区里的干部一起召开了首次村民大会。

“土改就是要彻底消灭封建势力,打倒地主阶级,帮助农民翻身解放,过上好日子。中央土改工作团一定会给农民撑腰做主!”万慧芬在会上动员村民们积极向土改工作团反映情况。同时也要求地主们老实交代自己的问题。

然而,土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地主们不甘心交出自己的土地、财产,他们把粮食、财物藏在墙壁内,把财产转移给亲属,以破坏、对抗土改。而有些农民也有思想顾虑,怕土改后地主反攻倒算。有的农民还有一些糊涂思想,认为是地主出租土地,农民才有田种,有饭吃。

为了打消农民的思想顾虑,大学生们想了不少法子。他们编了歌曲教农民们唱,“谁养活谁呢?大家想一想,没有咱劳动,哪有米和面”“五更起来半夜眠,一粒粮食一滴汗,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成山。”通过这种生动的方式来启发、教育农民群众。

土改团还通过访贫问苦去做农民的思想工作。为了真正与贫雇农交心,万慧芬干脆搬着铺盖卷住到贫雇农家里,白天与他们同吃同劳动,晚上谈心聊天。还有的大学生看到老区缺医少药,就用带着的药给身体不适的老乡治病,取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

农民再不是愁眉苦脸人

土改是要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因此划分阶级是土改工作中很主要的环节。根据土改的政策,农村划分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其依据就是看一个人的主要收入和生活来源是靠劳动还是靠剥削。

在茶园村的土改过程中,万慧芬也切实认识到了地主阶级的反动性和剥削性。比如,有的地主借出斤茶油,一年连本带利就要收回斤茶油,有一个大地主一共放油债多斤。村里还有个大恶霸地主,不仅坐拥大量土地和金银财宝,剥削压榨农民,虐待克扣长工,还镇压、杀害纯朴农民和革命同志,仅他一人就杀害过多位革命同志。

划分阶级之后,经过兴国县批准,按司法程序对这个恶霸地主进行严惩和判决。乡里搭起了批斗大会的台子,村民们声泪俱下地控诉恶霸地主的罪行。县法院最终判决,对他立即执行枪决。

在公审会场外,一声枪响,结束了这个恶霸地主罪恶的一生。这次公判大会震慑了地主,也进一步解除了农民的思想顾虑。农民们唱起了歌:“土改队到了我们的村,我们大家翻了身,常常唱歌大街走,再不是愁眉苦脸的人。”

消灭的是阶级而不是人

划分阶级、批斗地主和公审恶霸地主之后,土改工作团就组织农会清点地主财产、保管土地,准备分配土改果实。

按照土地改革法,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和住房都要没收,这些都是剥削农民的主要生产手段,也是农民耕种土地的主要生产资料。在分配土改果实时,既要对贫雇农优先照顾,也要防止特殊待遇,因为土改分配不是单纯救济。但对穷苦农民,特别是对贫雇农可以适当照顾,适当多分配一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地主也要分给和农民一样多的土地,让他们一样进行生产劳动。“我们消灭的是阶级,而不是人,这是必须把握的原则。”万慧芬说。

土改分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土改团特别注意充分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土改分配后,农民拿到田地证书和其他物品的证件,便开始安心地进行农业生产了。

万慧芬回忆说,土地改革惩治了恶霸地主,斗倒他们的威风,使农民翻身解放。通过划分阶级和分配土改果实,贫雇农分到了田地,激起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中央土改工作团的帮助下,茶园乡选举了新的乡政府,领导当地人民战天斗地,奋勇前进。在庆功大会上,农民们敲锣打鼓,欢庆胜利,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农民踊跃参加土地改革

党领导的历次土地改革运动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以“依靠贫下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为路线的土地革命。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调动了他们革命的积极性。

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既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联合地主一致抗日。

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于年5月4日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明确提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年,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土地改革法》实施后,到年底,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全国3亿多农民无偿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批生产资料。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消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