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仍健在的开国少将,一位107岁一位1
2023/2/3 来源:不详新中国成立后,年到年,共有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我们也称之为“开国少将”。
而如今已是年,时光荏苒,当年的英雄少年如今现状如何呢?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两位仍健在的开国少将,他们百岁高龄仍牵挂祖国的发展,一位岁、一位岁,在曾经的峥嵘岁月里,他们有怎样的故事,又是什么引领他们坚定信念从未改变?
邹衍和杨永松相差4岁,这4岁的年龄差没有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影响,相反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年少参军。
邹衍,年生于江西兴国县,15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战斗,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的人牺牲,这些经历都使他成长,也提醒他革命是条改变民族命运的流血牺牲之路,只有敢于前进才能看到胜利。
事实证明,邹衍确实能力出众,年获少将军衔。
杨永松,年生于广东大埔县,5岁时父亲离世,使本就贫苦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小学毕业后,家里实在无力继续供他读书,受早年外出谋生的二哥杨鹤松的影响,杨永松渐渐明确了人生的方向,8岁参加儿童团,12岁参加红军,从文书做起。
晚年他说:“为革命,活着干,死了算。”
他们二位都是永远年轻的革命人。
年,邹衍参加了秘密农民协会,当时他只有13岁,农协召开会议的时候,也是他最提心吊胆的时候,他要在外边放哨,时刻注意可疑人员。
14岁当了儿童团指导员后,任务就多了起来,他敏锐的警觉性就是在这段时间锻炼出来的。
年,邹衍跟着赤卫队攻打吉安,他的任务是摆“火牛阵”,这样一个特殊的任务对他是个考验,也是从这之后,他更坚定了当初的选择。
只见近百头牛身上响着鞭炮,绑着尖刀就冲向了敌人的铁网鹿砦,虽然火牛阵起到作用,但人员伤亡也惨重,吉安一战结束后,邹衍加入了红军,参加了许多战斗。
建国后,邹衍负责警卫工作,开国大典、主席出访等,都在他的保护下圆满顺利地完成。
朝鲜战场上,面对想要偷袭的东北特务人员,他沉着冷静,一连抓了20个特务。
年,邹衍被授为少将,至高无上的荣誉是对他一生贡献最好的表彰。
再说到杨永松将军,他有个极具正义感的哥哥杨鹤松,杨鹤松为老百姓伸张正义,曾发动“百侯暴动”,年仅8岁的杨永松也参与其中。
年,他加入红军,任红12军文书一职,虽然是文书,也随红12军参加了第三次反“围剿”。
在高兴圩、老营盘战役中,声嘶力竭地喊杀声和隆隆作响地号叫声,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惨烈,害怕是有的,但他没有退缩。
战斗结束后,他看到山头上全是鲜血,很多战友的革命征程定格在此,怀着战友的遗志,他立誓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年,杨永松与八路军师上了平型关战场,他所在的团虽然伤亡近半,但好在八路军首战告捷,这让全民抗战的信心大增。
解放战争时期,杨永松任四野战车师政委。
建国后,他仍然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日夜操劳。
年,他荣获少将军衔。
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两位将军都是有功之人,如今邹衍将军已经岁,杨永松将军岁,他们跟随祖国走过了百年,与时代同奔跑。
这百年里我国发生了巨变,但是幸福生活不能让我们忘记曾经的血泪,新时代、新道路仍有艰巨的任务,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我们也要划着时代的桨,乘着时代的帆勇往直前。